10月初,78級的考生陸續進入了學校的大門,大浪淘沙下wen ge 十年中有所追求、有所堅持的知青基本已經被刪選出來進行深造,各大高校也都舉行了盛大的迎新晚會,大禮堂正中擺放著毛/主/席和華/主/席的兩張照片,幕布橫幅上寫著「熱烈歡迎78級同學入學」之類的字樣。
晚會開始,學校領導講話後就是學生代表,上台發言的是77級的一位同學,看著已經30出頭了,他從10年前夢想考大學開始談起,語言樸實的敘述了自己怎麼參加的hong wei bing,如何成為了狗崽子,後來是怎麼去的農村,在那裏和一個姑娘成家生子,又是如何走進了考場現在才有機會站在了台上給大家說這麼一段……很多人都哭了,許多的人垂下了頭,為了台上的那位同學,更是為了自己。
盧秀鴻想到在建三江的日子,想到跟殷蘭結婚,機械廠當學徒到八級技師,最寶貴的歲月都留在了那十年裏,這些失落和痛苦的過往一言難盡,現在回想起來矛盾、磨難都已變得美好,也許這就是青春。
「數、理、化、天、地、生」指的是這時候六大基礎學科,也是70、80年代最吃香的專業,成為科學家是很多人的夢想,而知/青中的佼佼者更是這些專業的主力人群。
盧秀鴻平時課程不算太緊,有許多基礎科目都是跟77級交叉上的,他們這個專業實踐相對更為重要,因為之前他豐富的一線工作經曆讓他在一幫同學裏很搶眼,老師有時也喜歡提問讓他來聯系實際給大家講講。
通過接觸,慢慢地他獲得了幫助老師做一些實驗的機會,在元旦後終於成功向老師申請到一些材料,自己嘗試動手做了一個粉碎泵,這也是妹妹盧秀貞上次跟他提到的,經過反複設計他覺得比想象中要簡單,很快理論就初步成型並且畫出了圖紙進行實際拼裝,正當他打算把好消息告訴妹妹時,家裏收到了盧秀華從香港寄回來的信。
43出乎意料
1979年是神奇的一年,從元旦那天開始,只要你打開報紙,幾乎每天都會有大新聞刊出,一大早大家就會到閱覽室自覺圍著桌子傳閱報紙。
盧秀貞看的更是比誰都仔細,去年開完意義重大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學校裏所有人都議論紛紛,改革這個詞已經被攤到了台面上反複的說,什麼是改革!怎麼改革!之前的十年已經證明了命令式的計劃經濟模式是行不通的,而市場社會主義模式同時在東歐也被證明了失敗,這兩大既成的經濟模式行不通,也許這時我們可以從理論層面理解,這樣才有了後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麼一個提法。在盧秀貞看來改革說白了還是政治和社會問題,來到這裏那麼多年,她的思維方式已經一定程度上被同化了,要說先知也只是指耳熟能詳的那麼幾件大事,其他的跟現在的年青人沒什麼兩樣,所以她非常注意每一次報紙上點到的關鍵字眼,這樣才能及時把握住脈動和尺度,喚醒一些沉睡的記憶,做事才能避免雷區。
大家都注意到了去年開始,穀牧頻繁地出訪西歐列國,提出了120個招商項目,可是跟蘇聯人的慷慨不同的是,西歐和日本都拒絕了,讓他們望而卻步的是中國脆弱的工業和虛弱的消費能力,這更是再次提醒了盧秀貞在這個年代如果想有所發展就一定要有分寸的在「吃、穿、用」三個字上做文章,螺獅殼裏才能做道場嘛!
今天新聞第一版面內容是設立蛇口工業區,要看懂這個信號,對蛇口的評價是「特區中的特區,改革開放的試驗場」,「均貧」的格局將要被打破,一個蛇口再加上元旦的頭版《告台灣同胞書》,顯示了對外開放的程度,盧秀貞覺得回去可以好好安慰下父母了。
去年快要到盧秀華出來的日子前家裏收到他的來信,看過信才知道原來他早就已經去了香港,而且在那裏有了合法身份,家裏人全都嘩然,梁桂蘭更是整天念叨語言不通、人離鄉賤啊!盧俊方表面上沒說什麼,但也看得出他很擔心兒子在那邊的生計,雖說現在不是wen ge時期,有點海外關系還是件紮台型的事,可老話說得好兒行千裏母擔憂啊!
信上說他們進了一個發具廠做學徒,盧秀華一開始是機器操作工,後來就跟著老師傅手工操作學做假發,他說現在手藝還很一般,但一切隨著時間會變得好起來。又說在這裏工資很高,他晚上下班還去上夜校學英語,生活很充實,總之全是報喜不報憂的好話,這樣家裏怎麼可能放心呢!膽子太大,不過盧秀貞心裏曉得這條路只要走對了,他們很可能就是第一批富起來的人,她就給弟弟回信說家裏每個人的情況,大哥給她做的電盅梳,二姐的對象給她做的熱燙藥膏,提起自己最近在搗騰的一些事,又說對他們的工廠非常感興趣,讓弟弟多寫些平時除了假發還做什麼,都賣到哪裏去之類的事情,另外就是在那裏經濟要是有困難,記得一定要問家裏要,不要自己扛著。
吃完早點,跟譚豔說了聲今天回家有事,就出門坐車了,電車速度不快不慢,晃晃悠悠很是舒服。她約了「裏弄生產組」的党委書記費茂興和工具工場組組長孫維見面談生產粉碎泵箱的事情,同時約了的還有大哥盧秀鴻和周敬平。
事情起因是因為甘瓊婷有一天在寢室裏提起她家裏分到糧食局的一套老房子,有煤氣但是沒有廁所,灶間那裏其實是有地方的,完全可以安一個抽水馬桶,可惜的是那塊地界沒有下水汙水處理管道,這讓習慣了學校便利的她感覺非常不適應,不樂意回家。當時盧秀貞就想那可以用個電動抽水馬桶啊!那個可以粉碎後排汙,她前世的時候老房子很多改建用的都是這種抽水馬桶。可打聽下來,現在上海做這種衛生潔具類的產品什麼馬桶、浴缸、洗手盆啊都在瓷器廠,而且大多數用的都是蹲便,坐便只有少數賓館才有,所以想當然的做成電動的抽水馬桶顯然不可能,那麼這個念頭只好作罷?
後來跟哥哥一說,盧秀貞才知道自己自詡「見多識廣」,但是明顯思維也被吃過用過的假象給局限了。盧秀鴻稱理論上只要做出一個獨立的泵箱然後接好馬桶或者蹲便的進出汙水管應該就可以正常使用。
簡單地說就是當汙物進入這個粉碎箱體時,先進入一個漏鬥狀裝置,通過浮力使閥門向上抬起觸碰到開關,接通電源後帶動裏面的刀片工作,汙物就會在電機高度的轉動下被粉碎成液狀流入箱底,這時箱底的葉輪裝置室就會在高速旋轉下產生負壓將被打成液體的汙物吸入排汙管排出。(此時接口的汙水管就可以用現下統一的口徑¢25-¢32的管子了)
聽著好像可行性非常高,盧秀貞考慮到真想把這個做出來掙錢,那就得找幫手,遂將張磊、周敬平都喊過來把來龍去脈一說,最後拍板盧秀鴻負責先做草圖和樣品,然後由張磊通過張媽媽去聯系可以生產泵箱的地方,而周敬平先去踩踩點看如果做出來有沒有單位願意要的。
張媽媽那裏是因為她在張磊下/鄉的那幾年為了貼補家用在「裏弄生產組」的肥皂組包過很長一段時間肥皂,上下領導什麼人頭熟,「裏弄生產組」其實就是上海為了解決那些進不了企事業單位的閑散人員和大齡家庭婦女辦在街道或者弄堂裏的代理加工廠,做什麼都有、電鍍廠、草紙廠、玩具廠、縫紉廠、工具廠……說是廠,其實就是在一個個小屋子裏,大家話也不說埋頭苦幹那種小作坊,但這種廠子只要有活它就接,材料費你付出來,它就能幫你買到原材料(政府照顧的),在當時經濟環境下發揮作用非常巨大。
而周敬平一直以來幹的活就比較雜,他有一陣每天早上在浦東就是當場削掉竹筍的根然後賣給要的人,還有茭白又批發又零售,一天下來最好的時候一小車全賣掉能一下掙三百多塊錢,淡季他還收舊的涼鞋,當時塑料很值錢,一雙破涼鞋送到回收站都能賣5毛錢,雖然大家穿起來都很珍惜,但是小孩子總是難免會更費腳頭些,他有時從浦東回來就會沿途連著橡膠鞋也一塊收點,這樣零零碎碎的數字也是很驚人的。最讓盧秀貞佩服的就是陳綺菲平時上課不回家,他晚上還堅持去徐匯夜大報的大專班上課,據說成績還很好。
等到了那裏,不是第一次碰頭也不用過多寒暄就直接進入了正題,費茂興50來歲,臉上一副和氣生財的樣子,不像幹部倒像是生意人,孫維看上去30來歲,聽說是回滬的知青。
「小周啊!你的粉碎泵我們已經試驗過確實是可行的,中央也說了『解放思想、放寬政策、發展生產、廣開就業門路』,你們這個粉碎泵打算怎麼弄啊?」一開始就說好,所有出頭的事情就是周敬平和張磊,所以費書記上來就打開天窗問周敬平。
「費書記,現在中央對於就業問題也說了,調整產業結構,允許個體經營,所以我們商量下來是打算和你們合作的」周敬平早已打好了腹稿等著了。
「說說看合作方式!」
「我們這裏四個人,有三個人是上山下/鄉過的」拿手一指另外幾個「知道你們每個廠裏都有不少回滬的知青,所以商量下來打算把泵的制作工藝、安裝方法都交給你們,聽說你們所有的小組馬上要組成一個整體的工貿集團對伐?以後有人來訂購,你們就可以負責生產、安裝、維修一條龍,這樣顯得正規,對打響你們今後的牌子也有好處。」
「我們現在的組員在效益最好的廠子也就一天掙7毛錢」費書記示意要不要抽煙,自己點了一根「這些知青回來年紀輕輕呆在家裏一呆幾年的都有,沒有收入你說怎麼辦呢!他們來我們生產組,我們就得收啊!一天幾毛錢也比坐吃山空強,去年回滬的人又是一批,都來我這裏,我也沒有這麼多活安排他們做啊!你們這個想法我很欣賞,馬桶和煤氣是老房子天大的問題,能夠學以致用不愧是大學生,所以我希望能把這個技術讓我們來做,這樣又能解決一批人的飯碗。還有你們剛才提的一條龍,很有創新,我們可以讓這些知青專門培訓,成立一個服務隊,主動上門去給人家安裝,我想肯定會受歡迎的」說到這裏,費茂興的臉龐變得很堅毅,他願意付出最大的代價拿下這個技術,也許這是他們整合組建以後可以打響的第一炮。
「那麼你們呢!合作是雙方的嘛!我們需要做什麼能拿到圖紙和工藝?」孫維看談的差不多就問了出來。
張磊和周敬平互看了一眼,「費伯伯,我們也是老相識了,我代我同學也不客氣的跟您說說,我這個同學跟我一個學校的,他已經成家立業有小孩,但為了上大學他是辭掉工作才去參考的,所以做出這個東西也是為了改善一下生活條件。教會你們以後,我們幾個人是不會插手你們內部的事情的,只有我這個兄弟」拍拍周敬平的肩膀「等做出成品滿足你們需要的時候,他來進貨給他批一點就行。」
費茂興聽完放心了,又恢複了笑眯眯地模樣「這個好說,小盧約好時間跟我去廠裏把組員徹底教會,到時技術上有了什麼問題也得保證能來解決,之後我會給你3000塊轉讓費,簽一份協議就行。」
收到盧秀貞的示意,答應了下來,又相約好幾號開始去現場做教學,細節攏了一下,雙方皆大歡喜。
這天晚上,四個人破天荒地進飯館搓了一頓,知識能夠變成真金白銀的事實直面地刺激了三個大男人,這真是一條與眾不同的康莊大道!
44劍拔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