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篇

 穿越之這一代

大臉師太 作品,第6頁 / 共85頁  

 大小:

朗讀: 

說起草紙真是不得不提一下,當地人上完廁所是用一種旮旯石頭蹭溝子(屁股),有時知青就近去他們的茅廁上完廁所用草紙,老鄉就會說:「上海知青的屁股鑲金喲!」聽認識的另一個大隊的知青說,有些小孩還會對女知青拍手唱:「上海女學生,圍著月/經/帶」,這肯定是大人閑聊被孩子聽到的。當地婦女都是用布套塞點爛棉花墊著,髒了就洗洗布套換點棉花,有的窮的連棉花都是反複用。

又從一個婆婆那裏買了些雞蛋打掩護,然後就去郵電代辦所(郵局)問問有沒有新的郵票。

「看不出來你還集郵啊!」

「你要是有閑錢也買點吧!時間越長越升值啊!相信我,絕對不會浪費錢的。」不好說的太明,只能希望阿菲能夠存點。

「好吧!那我以後也買,不過我大概買不了一版。」

「沒事的,四聯票或者兩連張也行,按照順序收好了。」盧秀貞決定以後都要不斷提醒她記住集郵這件事,如果持續買下去,這也算是第一次借著自己的金手指幫助改善朋友生活了,值得紀念!

多年以後,陳綺菲的一套T46特種郵票果然在春季郵品拍賣會上拍出了個好價位,讓已近知天命年紀的她唏噓不已!

7人窮志短

深秋十月、萬裏無雲、一碧如洗,棉花要人工采摘、水稻要脫杆脫殼、玉米要掰好、秸稈要收割、紅芋也要起出來,這些都是關乎農民口糧和生存的大問題,六月大雨時全莊的人可是都跑去蓋麥垛的,這時不會有人偷懶耍滑。

所有的隊員包括隊長和記分員這時都得下場忙活。盧秀貞在打麥場負責脫殼,那邊老鄉用脫粒機脫好麥子運過來直接鋪好,她這邊就拿木鍬將混在一起的麥殼和麥子一鍬一鍬鏟起來,向空中揚去,有風時最佳,輕輕的麥殼就會隨風揚走,麥粒就沉在了底下,然後裝在袋子裏全部入倉,這活幹一天下來,包管你明早起床手都抬不起來。

黃愛敏和陳綺菲正穿著長袖戴著草帽,拿個毛巾搭著臉掰棒子,雖說十月已經不是很熱了,但這麼捂著一會兒臉就蒸的血紅的,不過就算是這樣也好過被玉米葉子劃破了,要是再出點汗趟過傷口,那滋味可是蟄的生疼。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剩下的知青有的在刨紅芋,有的在磨面,有的在圈糞。

磨面的人早上4點起來就得先去牲畜棚裏牽驢、套磨,蒙上驢的眼睛,不斷的往磨孔裏放頭天浸泡好的糧食。黃豆、玉米、麥粒都得這麼磨。磨麥粒要用篾籮把碾出來的面不停地篩,過濾出來的麥粒渣滓要多磨幾遍,遍數越多,磨出來的面顏色越黑,一般白的面都是做面條的,黑一些的蒸饅頭、蒸饃,最深的拿去做粑粑。這麼辛苦半天也就能磨出一鬥,剩下的麩子留出來運去喂牲畜。

看著漸漸堆滿的各種糧食,人人胸口湧出收獲的喜悅!還有什麼能比的過辛勤勞動後,滿載的穀倉更美的風景!

等這些農活都差不多,土地也得施肥養一養,趁著不忙就得按戶分糧食了。

隊長在旁邊報著名字,那邊噶梁他們幫著稱斤拿兩,除了糧食還有柴火,有高粱杆、黃豆杆什麼的,盧秀貞自然拿著領糧簿記錄著,領走一個,就在剛記錄的地方讓領取人簽名或者摁手印。這時氣氛是最好的,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別人打趣也都不大當回事,忙活到了收工也就各自歸置回家了。

盧秀貞直接去了王富貴家裏,王富貴60多歲,是莊子裏難得的一個手藝匠,他的草編不但美觀而且結實,有時也會去集裏擺擺攤,平時莊子裏誰家編個草帽、草鞋什麼也都找他。他曾經給盧秀貞的葡萄糖瓶子(輸液瓶)編過一個帶把的小兜,除了沒有染顏色外看起來跟後世那種針織鉤編出來的一樣精致。今天來就是找他幫忙編一個戴蓋的背簍和一個深口的提籃,這樣以後從外面帶什麼回莊上或者從莊子裏帶東西出去,人家也就看不清楚都有什麼了。

講好拿的日子留下一塊錢,走到門口就碰到了王叔的老伴,娘家姓鄧,盧秀貞管她叫鄧嬸,鄧嬸特別熱情要留飯,秀貞當然不可能留下,王叔家裏孩子多,柴火糧食都不算特別寬裕,好在家裏人都比較勤勞日子也算紅火。

「鄧嬸,別跟我客氣了,我回去還得整理下今天的領糧簿呢!上次你給我納的鞋底就怪麻煩了,你要這樣我以後不敢登門啦!」

「這有什麼,穿得好鄧嬸還給做。」聽到別人誇她,鄧嬸可滿意了,哎喲!這大城市來的姑娘就是斯文!

「行啊!對了給您兩盒火柴!」這時候的火柴是生產隊按照每戶每月五盒發的,定價是2分錢,人口少自然劃算,一般家庭男主人都是要抽煙的,人口一多五盒根本不夠用,盧秀貞做飯鎖著門時都是用打火機,所以攢下來不少。

「秀貞啊!過年嬸做打糕給你,要來拿啊!回頭讓小霞去找你,也多學習學習文化。」

出了王叔家,正是家家戶戶做飯的時間,煙囪裏炊煙嫋嫋,牛羊的叫聲和狗叫隱隱約約,一派農家安和的氣息,深吸一口氣能感到整個身心都非常的滿足安穩。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

一晃到了冬天,基本大家都閑了,這段時間高建晟時常神龍見首不見尾,估計又去了縣城。

噶梁他們也經常往隔縣跑,和尚正在猛追楊桂芳,雖沒有挑明,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不過楊桂芳目前既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

施軍也明確對馮老師表現出了好感,不過馮老師不知道是不是情感比較遲鈍或者是在逃避,反正盧秀貞看著馮老師只是把施軍當學生對待,而且他們現在都知道馮老師之前是結過婚的,只是這個年代文藝界受沖擊厲害,所以他妻子下放前跟他離婚了。

黃愛敏則一如既往的任勞任怨。

陳綺菲正在老韓家的草房炕上幫忙做馬甲,盧秀貞從夏天起就開始收集一些牲畜的毛,像雞鴨鵝尤其脖子上的絨毛和羊身上掉下來的毛,拿水洗了多遍,又蒸過暴曬過,現在已經一點邪味都沒了,在馬甲上事先縫出一塊塊像田字格那樣的小夾縫,最後把毛均勻的塞進去縫好就成。弄了那麼久,毛也就夠做兩件馬甲,正好父母一人一件,打定主意晚上沒人的時候再拆兩件羽絨服,把羽絨混在毛裏,那樣更暖和。

年底最激動的時刻到來了,那就是算工分發錢。老鄉都頂著寒風一大早來到了隊裏的辦公室,說說笑笑,辦公室裏一派熱鬧!

盧秀貞來到馬康莊9個月,頭一個月是拿糧票換糧食,後頭8個月除了雨雪天和去公社開會基本沒有休息過,再加上工分高,攢下1000多的工分,她吃的用的都不多,扣掉柴火、糧食、火柴什麼的到手的現金有幾十塊。

「大家安靜下,牆上貼著的表格上面寫的很清楚,每一種糧食下面對應的是你們一年領走的數量折合的總價,一年掙了多少也都在前面列著了,還有一項就是你扣完以後剩下的工分數,最後一項就是你的工分數乘了一個工的錢後,應該領到手的數額,大家看下沒問題了就來排隊領錢。」盧秀貞已經拿好紙筆坐著,旁邊坐著的是公社下來的會計,他發錢然後老鄉在盧秀貞這裏簽名摁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