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這一章說的是安排得遠非盡善盡美的宇宙和相對運動,也要提到其他一些事情
一天喝完早茶后,平奇對燦德爾說道:
「我們到底什麼時候安裝望遠鏡?到了我們該去火箭外面的時候……」
「就是今天出去也行,」燦德爾答道。「你們把背囊式火箭推進器綁在身上,不過在我和溫克勒爾沒有出去之前不要發動它。我們倆還得把發動機檢查完才能出去。漢斯,您可以去安裝望遠鏡。這裡沒有您我們倆也能對付得了。好啦,一開頭先出去5個研究者去研究研究宇宙空間。把望遠鏡安好,」燦德爾笑著說道。
「咱們穿上太空服,帶上望遠鏡零件走吧!」平奇叫道。
燦德爾所設計的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完善和獨特的,這架反射望遠鏡不僅結構不一般,所用的材料也不普通。由拋光的一片片金屬片在真空中組裝起來的巨大反射鏡直徑將達到好幾十米,它的位置距離火箭將有好幾百米——這簡直就像是變戲法的距離,一節節又輕又薄連在一起的長鏡筒把它和火箭連起來,這樣,天文學家就可以坐在火箭里對不同星球進行觀察,物鏡的角度可以調節。
裝上望遠鏡后,星際逃亡者們就裝備上了能大大擴展視野的工具。
這台別具特色的設備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在加速和制動時必須把它收回來,否則它就會變成碎片。
15分鐘后,布洛頓、阿米莉亞、瑪德蘭和平奇已經做好了外出的準備,他們擠在一個勉強能把他們盛下的小艙房裡。在地球上顯得又笨又沉的臃腫太空服到了這兒,就變得非常輕巧方便。他們每個人的手裡都拿著一些望遠鏡的部件。旅行者後背上已經背上了像背包一樣的輕便火箭。腰間也掛上了旋轉盤。大家的頭盔都用電話線連接起來,可以互相通話。此外,每人腰間還掛著一大卷細鋼纜。燦德爾囑咐這些太空人用這條鋼纜把自己系在星際飛船的外殼上。他親自檢查了太空服,試驗了供氧設備和輕便火箭,這才點了下頭:大家此刻已經無法聽到他在說什麼了。
溫克勒爾把又重又厚的內門關好,真空抽氣泵的馬達嗡嗡響起來。隨著艙內氣壓的減低,旅行者的太空服由於內部氣壓的作用漲大了三分之二。
這些漲得鼓鼓的人形真有點兒像某個未知行星上的居民。
當真空表顯示艙內氣壓已經不到原先的千分之一時,芬格爾打開了雙層門的另一扇——通往外面的那個圓形門。
「太空人」一個接一個地走出火箭,把自己鋼纜的一頭繫到了火箭外殼上的圓環上。
芬格爾第一個用腳登了一下星際飛船,向空間衝去。其他人也「大頭朝下」地跟了上去。
他馬上就感到了這個新世界的特點(在斯特羅邁耶城所進行的訓練派上了用場)。足部肌肉現在的作用就像彈簧一樣,這一登不僅使人離開了火箭,也使火箭離人而去;但是,因為火箭質量要遠遠超出人體質量好多倍,所以加在火箭上的衝力只是使它的運動發生了極其微小的變化,而不像人體那樣獲得了十分明顯的速度,然而對於人來說,他們所得到的印象卻不是他們離開了火箭,而是火箭被他們踹跑,自己卻依然留在原地。
芬格爾看著火箭。它越來越小,離他們越來越遠。
然而到底是它離開他們,還是他們離開它呢?芬格爾根據相對運動的原理進行著思索。他知道,對於他們來說,是火箭飛走了;而對於待在火箭里的人來說,則是他們這些待在外面的人飛走了,然而雙方的結論都是正確的,因為他們各自都以自身為觀察點。
現在,每個「太空人」都成了按各自軌道獨立運行的天體。太空里存在所有規律都對他們這些新天體產生了作用。
他們究竟是在飛行還是停留在原地沒動?如果是在飛,那麼是在往哪兒飛?往上還是往下?而這裡既沒有上也沒有下。火箭在他們腳下——這說明他們是「往上」飛。但明亮的地球卻在他們頭頂上的宇宙空間里。這就是說,他們正朝著地球飛,換言之就是「往下」掉。而對於星星來講呢?對於成萬成億的遙遠星座來說他們是離開了;而對於其他成萬成億的星座來說,他們又是從各個不同角度向它們接近。如果把眼睛閉上,就根本感覺不到運動。勻速直線運動和靜止毫無區別——伽利略好象就是這麼說的吧?……
還是在斯特羅邁耶城進行「理論上」的飛行時,他對此就反覆思索過;而如今當他真正置身於「星星之中」,他就從實踐上理解了相對運動。
電話里一點兒聲音都沒有。人人都驚奇得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了。
人在宇宙中!人和宇宙還從未像今天這樣近地「面面相對」過。這些造物中的渺小塵埃是多麼微不足道啊,可他們卻擁有無所不能的智慧和能幹的雙手,它們把人類向著星辰高高托起。小小的人兒在浩瀚無際的宇宙海洋里邀游。
這裡是永恆的無聲世界,絕對的寂靜和寒冷。在這裡火箭的雷鳴般的噴發聲化為烏有。這裡沒有風,沒有雲,沒有雨,沒有霧,沒有溫度的變化,沒有「天氣」,沒有日夜交替,沒有一年四季……
宇宙最令人吃驚的不是它的大,而是它的奇。
「太空人」覺得他們現在是位於一個深藍色球體的中心。銀河從當中把這個球一分兩開。星星一眨不眨地放射著各色光芒,有的像藍寶石,有的像紫水晶,有的像紅寶石,有的像黃玉。在如同黑幕一般的背景上,清晰的彗星團發出蒼白的冷光。上方是地球,它旁邊是月球。地球的四分之一是在黑暗之中。在它的明亮處則可以看到熟識的非洲。太陽從右面浮了上來,光芒耀眼。
星座還是從「地上」看的那個老樣子。在天上分佈的有大熊星座、仙后星座、仙女星座、飛馬星座、英仙星座和獵戶星座。唯一不同的,是在這裡同時能看到地球南北兩半球都能看到的所有星座。
「先生,您能不能掐掐我的手哇?」第一個用電話打破沉寂的是平奇。「請告訴我:這到底是夢境,還是實實在在的現實?」
「是非常有趣的現實!」亨利應道。
「可我總覺得這是一場愚蠢的夢。我不知道還有誰能做出像我們這樣的夢來,他們就是想夢也夢不出來。」
「平奇先生,我勸您還是把宇宙往好些想吧。我會為此付給您一大筆工資的!」阿米莉亞說道。
「哎,現在皮卡迪利廣場上正在發生什麼事情呢?……那裡的照明設備連宇宙都不是它的對手!那裡的夜晚比這兒的白天還亮!」
阿米莉亞和瑪德蘭不由害怕地朝火箭那邊縮了縮。兩個人都酸澀地苦笑了一下。
「這得扣您工資,」瑪德蘭說道。「儘管您說得對。我也不那麼喜歡您把宇宙說成這樣。奇怪的是,我所用的最好香皂也用了這個陰沉沉的地方做牌子。它可真配不上那種香皂。就算這裡有比地球上的天空多得多的星星,不,我不會用巴黎的一個首飾櫥窗來換這個宇宙。因為這裡空空蕩蕩、別彆扭扭、死氣沉沉。在這一點上,我倒是同意您的看法……勞爾,一個黑眼睛的詩人,曾經把獵戶星座和大熊星座指給我看過,別的星座我就全不認識了。現在我看見它們,就像在異國他鄉撞上了個認識的老鄉……親愛的勞爾,噢!你在哪裡呀?你知道你的瑪德蘭現在就在你指給她看過的那頭大狗熊的黑暗洞穴里嗎?我離它那麼近,簡直快摸到它的爪子啦。」
「怎麼,小姐,您的胳膊竟有幾千億公里那麼長嗎?」漢斯問道。他還很想再說一句;「怎麼人類的天才竟浪費在把地球上的這種賤貨送到星星上去呢?」
漢斯四外環顧了一下。
「感覺把我們騙得好苦!這個球體是幻覺,哪兒來的什麼球體呀,宇宙是無邊無際的,」平奇說。
「就是用光速從我們的銀河的一頭渡到另一頭,也得需要3萬多年。而我們看到的銀河遠遠不止一條!」芬格爾說道。他的天文學知識現在已經相當有根底了。
「芬格爾先生,您說『我們的銀河』,難道我們看到的還不是整個的宇宙?」瑪德蘭問道。
「我已經說過,」芬格爾開始講道,「飛越我們的銀河系用光速得耗時3萬多年。銀河是由300億顆太陽組成的。我想,皮卡迪利廣場上總沒有這麼多盞燈吧?這麼多太陽一起轉動。這只是個小宇宙。在它的外面還有星系,每個都包含著幾億或幾十億顆太陽。再遠一些——在幾百萬光年的距離之外——還有其他的銀河,它們都是宇宙之中的島嶼。根據天文學家的計算,這些宇宙島超過100萬。100多萬條銀河,每條銀河中的幾百億顆太陽。它們聚在一起,形成了『星系星雲』。這是我們現在所知的最大的宇宙組成部分。星系星雲的總和就是總星系①。也許,連它也只不過是造物更大的、甚至無法想象的單位的一個組成部分呢。」
①總星系,指現代天文學研究方法所能觀測到的那部分宇宙,如今已包括幾十億個星系,而不是100多萬個了。
第36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