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內沒有化驗出精液。 但是,外陰部有三根估計是男性的陰毛,並微量沾著分泌型B型精液,由此推定死亡前用避孕工具做過性交。 」 平賀的腦海里突然浮現出白天見到的九大醫院鑒定書上的文字。 對了!不僅僅是冬子的屍體,而且是兇手第一次表示出他的存在,那是兇手所遺留的具體的東西。 但是,這遺留物完全污損了冬子曾經奉獻給平賀的最美妙的部分。 屍體沒有被強暴的痕迹,顯然遺留物不是違背冬子的意志所留下的,相反是她自願配合而留下的。 雙人房間、兩張九州旅遊券、十二萬元現金、三天前的預約,這些全都是為了討好他並在最近一起活動而提前準備好的。 冬子是做愛以後被那個男子殺害的,因為冬子知道他殺害了久住政之助。 冬子接受男子的引誘——其實是中了精心策劃的圈套,懷著新婚旅行一般的歡快心情,走上了「死亡之途」。 男子從另一條路線到達福岡的旅館與冬子見面,冬子已經等得心焦,他深情地摟著他,做愛后冬子還沉浸在歡愉里,他讓冬子喝下了摻有大量砒霜的橘子汁。 砒霜原本就無味無臭,冬子正心神怡然,便毫不懷疑地喝了下去。 不久,冬子開始感到痛苦。 砒霜類引起的中毒非常劇烈。 冬子中毒臨終前一邊扭動著身體,一邊卻不知道那個下毒的人正是眼前這個男人,也許還在拚命地向他求救。 男子像看著一隻被踩扁的小蟲死去一樣面露冷笑看著她。 她也許是在突然模糊的目光里看到男人的冷笑,才覺悟到男人的用意的? 冬子直到被奪走性命還沒有發現被人欺負。 這一事實,說明她和那個男人的距離遠比平賀和她的距離要近得多。 現在她死了,要縮短那種距離已經是不可能了。 平賀與那個無形的兇手之間留下了一道永遠無法改變的距離。 平賀為此而感到悔恨,即便能將他逮捕歸案,也無法抹去那段距離。 憤恨從他的內心深處湧上來,將兇手碎屍萬段喂烏鴉也不解恨。 作為警察的使命?——那些東西喂狗去吧!那個男人腐蝕、欺騙、殺害了平賀鍾愛的女人。 現在他只有對那個男人的憎恨和憤怒。 倘若現在能夠親手殺死那個傢伙,自己即便被當作「兇殘無比的危害社會的警官」處死也死而無憾。 那傢伙,無論如何我也要親手抓住他。 而且—— 與解開雙重密室相比,現在擁有著的材料更豐富得多—— 敬、謹、子國男、秋、光、諸、共、情、店、望—— 想到材料,平賀的頭腦里便聯想起今天上松刑警給他看的紙片。 那紙片是上松刑警從現場衛生間的便槽里發現的。 紙片上的文字無論怎麼排列,也毫無意義可言—— 這些字到底表示什麼意思? 上松刑警說道:「這對兇手來說肯定是不利的!」—— 兇手是在冬子斷氣之前離開房間的。 否則冬子就不會去抓那張紙。 但是,無論久住被殺的案件還是這起案件,兇手都行動準確,宛如用計算機計算過一樣。 那麼,兇手為何不親眼看著被害人斷氣后離去呢? 因此,兇手留下了一個重大的線索。 兇手疏忽了,以為被害者已經氣息奄奄,不可能會有如此的執念,但事實上沒有斷氣。 或許是誤以為斷氣了?不!不會的!藥物中毒的人臨終前會垂死掙扎,生死差別很容易分辨。 要偽裝成自殺,卻無法加速冬子的死亡速度。 出現了迫不得已的情況,迫使兇手扔下還活著的被害者逃離現場。 但那迫不得已的情況是什麼?—— 平賀朝客棧女傭為他鋪好的被窩掃了一眼,思路越發成熟。 翌日,平賀與來接他的上松刑警一起再次趕往博多大飯店,向昨天沒有見到的其他有關人員了解了情況以後,乘坐下午的列車離開了博多車站。 上松特意到車站為他送行,兩人的交往只有兩天,而且還是從昨天下午到今天一上午,卻出乎意外,配合得非常融洽。 「謝謝你的關照。 」 「我們雙方都要加把勁啊!」 兩位刑警的手隔著車窗緊緊地握在一起。 他們各自在對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對兇手的執著的火焰。 列車靜靜地開始啟動。 第七章 六名旅館工作人員 -- 平賀帶回搜查本部的材料,沒有給破案帶來任何進展。 要解方程式,未知數太多。 上松刑警從便槽里撿起的那些文字,大家苦思冥想仍一無所知。 搜查本部決定暫時將冬子被殺和久住被殺分開來考慮,將調查方向分為六個,按各調查方向設立調查組全力進行偵破。 (一)被害人的私人社交關係,尤其是異性關係 (二)被害人的工作關係 (三)被害人和久住的交往關係,尤其是有無宿怨 (四)調查被害人住處附近有沒有前科者、流氓、精神變態者 (五)兇手的毒物來源 (六)調查被害人突然旅行的原因 同時,請求福岡縣警重新勘查現場,並調查現場附近及市內有沒有前科者或行為不軌者,以及精神變態者。 平賀和內田刑警組成一組,負責第二項調查。 各調查組的刑警一邊四處奔波,一邊每天都像做題目似地念叨著「敬謹子國男秋光諸……」。 但是,儘管搜查員們不辭辛勞,但沒有出現新的事實。 福岡縣警那裡也沒有新的線索。 第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高層的死角》
第26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