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您提到了喬治·西默農,他是用法文寫作的比利時作家,我覺得千草檢察官看起來有點西默農的味道,但是,西默農是七天寫一部小說,而您是十年才有兩部作品的作家,也有很多地方不一樣。 我搜索記憶中的例子,覺得英國女作家約瑟芬·鐵伊(JosephineTey)也許差可比擬。 她從戰前一九二九年的《排隊的男人》(TheManintheQueue)寫到一九五二年的《歌唱的砂》(TheSingingSands)總共只有十一部小說(用時間和比例來看,您更是惜墨如金的少作了),數量不多,質量和成就卻很驚人。 我特別感覺到,您和她的作品都在本格的推理解謎中帶有濃郁的文學氣息。 先生曾經讀過鐵伊的作品嗎? 土屋:嗯,讀過。 但是現在不太記得了,不過我想我應該讀過《時間的女兒》。 不過我基本上沒有受到外國作品的影響。 詹:日本推理小說的興盛是在大戰之後,距西方推理小說的黃金時代已有半個世紀。 西方的黃金時代是自十九世紀末就開始的。 那麼推理小說的形式、技巧、特別有意思的詭計設計,或社會現象的發掘,西方作家已經做得非常非常多,幾乎開發殆盡。 而日本的推理小說,不管是本格派還是社會派,您認為它是如何在這種已經遠遠落後的局面中,發展出它獨具特色的推理小說?如今在全世界的推理小說發展中,日本是最有力量的國家之一,不僅擁有國內的讀者,在國際上也有獨特的地位。 您覺得日本推理小說和西方推理小說,有些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土屋:很多人都說我是本格派作家。 本格派是以解謎為中心,那麼,詭計是不是會用盡?很多人都寫過密室殺人,已經沒有新意了。 那麼,本格派就已經沒有市場,沒有新東西了,也就是說,本格派推理小說要從這個世界消失了。 這樣的說法,從幾十年以前就出現了。 以前日本有一本叫《新青年》【注】雜誌,是一本以偵探小說為主的雜誌。 每年都有人在上面寫:偵探小說就要沒了!偵探小說就要消失了!可是,偵探小說從來沒有消失,它流傳至今,並源源不絕。 為什麼?以我自己的作品為例,我獨創了幾種詭計放在小說里,都是沒有人使用過的,也就是說我一個人就能設計出詭計,而日本有一億幾千萬的人口,大家都來寫推理小說的話,就會有一億幾千萬個詭計。 所以我一直認為詭計不會絕跡,因為人的思考能力是無限的。 不肯思考的人會覺得沒得寫了,肯思考的人就會覺得無邊無際。 我對推理小說充滿期望,還有很多嶄新的詭計尚未被使用呢。 【注】:日本雜誌名,自一九二〇年一月起至一九五〇年七月停刊為止,共發行四百期,是日本戰前偵探小說的重要根據地。 詹:剛才先生提到寫作的起源時,說到您在劇場對創作劇本也很有興趣。 現在在新版的文庫版【注】里,也有您寫的推理獨幕劇。 既然您這個興趣由來已久,為什麼在戲劇上的發展這麼少呢? 【注】:日本光文社的新版紀念版本,共九本。 土屋:我寫過電視劇,以前曾經幫NHK寫過三 十七 八個劇本呢。 但是我現在住在鄉下,沒有辦法多寫戲劇,因為沒有演員也沒有劇場。 以前我也曾經在戲劇雜誌上發表劇本,但是未能上演,寫了卻不能演出的話,也就缺乏動力了。 不過我也曾好好地寫過一陣子,在世界大戰剛結束時,東京著名的一些劇作家曾經因為疏散而住在我家附近,他們辦了戲劇雜誌,我也在上面發表了幾個劇本,但是沒有辦法在舞台上演出,在這種鄉下只是寫寫劇本,然後發表在沒什麼名氣的戲劇雜誌上的話,會消耗自己對戲劇的熱情。 如果我一直在東京的話,就會堅持下去;但回到鄉下以後,沒有舞台、演員、導演,我的熱情便漸漸冷卻了。 但是,即使是現在,如果哪個一流的劇團找我寫劇本的話,我還是會寫的。 詹:您提到因為讀了江戶川亂步的文章而激起了創作推理的熱情,我也看過您在其他文章中談到,您曾經寫信給江戶川亂步,提出您對松本清張的評價,您也寫過追思亂步的文章。 我很想知道您和江戶川亂步的私人友誼、交往的情況。 而您今天又如何評價江戶川亂步在日本整個推理小說發展中的位置? 土屋:江戶川亂步先生在日本是非常受人景仰的人物。 他是非常博學廣聞的人,不光只是偵探小說而已,他什麼都懂,就像個大學教授一樣。 我在參加《寶石》雜誌的小說比賽得獎之後,第一次接到江戶川先生的信。 在那之後,雜誌因為經營不善幾乎面臨倒閉,江戶川先生自掏腰包付稿費給作者,自己當編輯,讓雜誌能夠經營下去。 他的編輯工作包括向作者邀稿等等,他也曾寫了很多信給我。 他是一個凡事親力親為的人,雖然身居高位、又是日本最大牌的推理作家,卻親筆寫信給我這個住在鄉下、默默無聞的小作者;而且每一封信都相當鄭重其事,我們就這樣持續著書信的往返。 記得我寫出第一篇長篇小說后,因為住在鄉下,不認識出版社的人,也不知道哪裡能為我出書呢!那部作品就是《天狗面具》,因此我的朋友將這本書引介給他認識的出版社,這書就這麼出版了。 可是我是一個無人知曉的作者,又是第一次出書,便覺得應該請一位名人替我寫序,為我的書作介紹。 於是我便想拜託江戶川先生。 雖然心想像江戶川先生這樣有名的人,怎麼可能替我的書寫序呢?但凡事總得試試,我便去拜託他,沒想到江戶川先生說:「好,什麼時候都行。 」這是我第一次去東京見江戶川先生,他家在立教大學附近。 見了面之後,我便拜託他為我作序。 不久以後,我寫了《影子的告發》,一樣是在《寶石》發表,這篇作品獲得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當時江戶川先生已相當病弱,但在協會獎的頒獎典禮上,他老人家還是出席,在台上親手頒獎給我。 這就是他最後一次出席該獎的頒獎典禮了,之後,先生卧病在床,不久便仙逝了。 總之,我與江戶川先生的交往,基本上是以書信往來為主。 再微小的事情,只要問他,他總是認真回答。 到目前為止,我從未見過像他那般卓越,卻又如此平易近人的人,對我來說他真像神一樣高高在上。 不論問他任何小事,他都立即回信。 這樣的大作家真是少見,真是位高人。 詹:千草檢察官是您創造的小說人物,可能也是日本推理小說史上最迷人的角色之一,他和眾多西方早期福爾摩斯式的神探很不一樣,既不是那種腦細胞快速轉動的思考機器,也沒有很神奇的破案能力。 他和您剛才提倡的西默農小說里的馬戈探長有些類似,比較富於人性,是比較真實世界的人物,生活態度很從容。 可是我覺得千草檢察官比馬戈探長更有鄉土味,像是鄰家和善長者。 他的技能只是敬業和專註,靠的是勤奮的基本線索整理,以及他的員警同事的奔走幫助。 他注意細節,再加上點運氣,這是很真實的描寫。 不像那種比真人還要大的英雄,這種設計有一種很迷人的氣質,甚至讓人想和他當朋友。 西默農的馬戈探長是用七十部小說才塑造成功,而您則是用了五本小說便留下了一個讓人難忘的角色。 那麼,千草檢察官這個角色,在您的生活當中有真實的取材來源嗎?就好像柯南·道爾寫福爾摩斯的時候,是以他的化學老師貝爾當藍本,千草檢察官是否有土屋先生自己的影子在裡面?您和千草檢察官相處這麼多年了,您能否說一點您所認識的千草檢察官,談一下這個角色的特色。 土屋:千草檢察官在我的小說里的角色是偵探,這個角色首次出現在《影子的告發》。 日本作品中的偵探,往往都是非常天才的人物,看一眼現場,就像神仙一樣地發現了什麼,然後又有驚人的推理能力——「啊,我知道誰是犯人了!」這就是從前的偵探小說。 但我認為世上並不存在這樣的神探。 日本的偵探一般就是刑警和檢察官,特別是檢察官,他們一般都能指揮刑警,讓他們四處調查,他們有這樣的許可權。 在日本發生犯罪事件時,檢察官可以去各地調查,這是法律賦予他們的許可權。 我心想如果讓檢察官當小說主角的話,他就可以去任何地方進行調查。 而如果讓刑警當主角的話,比如說是長野縣的刑警,就只能在縣內活動,如果要去縣外,就得申請取得許可,否則無法展開行動。 而檢察官呢,法律賦予他權力,他可以四處調查,這樣的角色比較容易活用吧?這就是我以檢察官當主角的理由。 從前日本書中的偵探都像神仙一般,我覺得很沒意思,還不如那種就在我們身邊,隨時可見,也能夠輕易開口和他攀談的普通人。 但就算是這種普通人,只要認真地調查案件,也能逼近事件的真相。 我就是想寫這樣的角色,不是那種神奇的名偵探,而是在家裡還會和太太吵吵嘴的普通人,我想要這樣的人來當主角,所以我創造了千草檢察官。 正如您所說,他沒有任何名偵探的要素,只是一個普通的平凡人,這是我一開始就打算創造的人物。 他能被大家接受和認同,我感到非常高興。 這讓我知道原來在小說中也可以有這樣的偵探。 詹:我想再多問一點有關千草檢察官的同僚。 例如大川探長、野本刑警,或是《天國太遠了》里的久野刑警,也都是很真實很低調的人物,都有很重的草根味,就像您說的他可能出門前還會跟太太吵架。 像刑事野本,看起來好像是一個一直在流汗的老粗,但是他又有很纖細敏感的神經,看到霧會變得像個詩人。 他具有一種很有意思、很豐富而飽滿的角色設計。 這個同僚也和西方的神探組合,即神探和他的助手這樣的對照組合不太一樣。 神探好像總是超乎人類,而他的助手代表了平凡的我們,助手說的話,讀者讀來都很有道理,等到神探開口之後,才知道我們都是傻瓜。 可是野本刑事和千草檢察官好像不是對照的方式,而是像剛才先生說的這種團隊的、分工的、拼圖的,他們用不同的方法尋找線索,慢慢地拼湊起來,整個設計不是要突出一個英雄。 這真的和西方的設計很不一樣,您認為這是東西文化的差異嗎?東方的創作者才會創作出這樣的概念嗎?您可不可以多解釋一下像野本這樣的角色? 土屋:一般的作品都是要設計出福爾摩斯和華生這樣的組合,這也不錯。 而我在創造了千草檢察官以後,就設想該由什麼人來擔任華生這個角色,考慮之後,就設計出野本刑事這個角色。 我在作品中最花費力氣的部分是千草檢察官和野本刑事的對話。 日本自古就有漫才【注】這種表演,一個人說些一本正經的話,另一個人則在一旁插科打譚,敲邊鼓,逗觀眾笑,我想將它運用在小說之中。 當讀者看書看得有點累時,正好野本刑事跑出來,和千草檢察官開始漫才的對話,這麼一來讀者不就覺得有趣了嗎?而就在這一來一往之中,也隱藏著逼近事件真相的線索,那就更加趣味盎然了吧。 所以,那確實是在潛意識中想到福爾摩斯和華生而創造出來的兩個人物。 【注】:類似中國相聲的日本傳統藝術表演。 詹:那麼究竟有沒有原型呢?或是有自己的影子嗎? 土屋:呵呵,不、不,他們和我一點都不像的。 詹:先生在作品中常常會引用日本近代文學作品,很多詩句總是信手拈來的,您都是將這些作品的內容融合併應用到推理小說之中,《盲目的烏鴉》就是如此。 在我閱讀的時候可以感覺到先生對於日本文學作品非常嫻熟和淵博,並且有很深的感情。 這樣的文學修養在大眾小說的作家裡,其實是不多見的。 您這麼喜歡純文學作品,為什麼選擇了接近大眾的推理小說的創作?您在大眾小說里放這麼多純文學的詩句和典故,不會擔心它變成廣大讀者閱讀上的困難嗎? 土屋:我從三、四歲起就開始讀書了,幾乎讀遍了日本的文學作品。 像是有很多種版本的文學全集,三十本也好、四十本也好,我全都讀完了。 因此我在寫作時,這些東西很自然地便浮現在腦海。 哪位作家曾經這樣寫過,哪位詩人曾經寫到這種場面等等,很自然地便會想起從前讀過的內容。 因此我認為,如果在我的作品里引用一些作家的詞句,可以替自己的作品增色,就像是替自己的作品增添點色彩。 所以我就借用那些作家的一些文字,或者稍微介紹別人的作品,我覺得這樣挺好的。 總之,就是我對文學的熱愛自然流露在作品中吧。 還有一點,我曾引用過作品的那些作家,幾乎都以自殺終結此生。 例如大手拓次,他耳朵不好,一生都很悲慘,其他我引用過的作家也都以自殺終了。 我喜歡自殺的作家。 (笑) 詹:關於您在小說里的一些情節設計,如果回頭看當時寫作的時間,就會發現那些正是當時很流行的話題。 比如人工授精、血型等等,這個趣味的地方和使用純文學作品是很不一樣的傾向,這又是怎麼回事? 土屋:那正是所謂的關注「現在」啊,我總不能寫脫離時代太久的東西。 別的作家也是這樣吧。 詹:您用到這些題材的時候,是很新、很時髦的。 土屋:因為是寫「現在」,當然會這樣了。 詹:您曾經在《天國太遠了》(浪速書房版)的後記里寫著:「我想要追求兩者合一。 」即是將推理小說當中的文學精神和解謎的樂趣,您是說想把日本推理文學中的本格派和社會派的對抗,把它從對抗轉成融合。 在這些小說的發展之中,這似乎是很難兩全的。 可能本格派的世界要比真實世界簡單太多了——就是解開一個謎團;而社會派這種比較複雜的描寫,則可能不太適合抽絲剝繭的解謎。 但是,您說要讓這兩者合一,而從您的作品來看,也可以看出您達成了一部分,有一個接近真實的世界,但還是注重一種古典解謎的樂趣,這是非常非常少見的。 您可不可以談談您對這一部分的看法?您針對兩者可以合一的創作觀點有什麼想法? 土屋:我似乎沒有特別介意這點。 我以前曾經談過松本清張,他也和我一樣嘗試過這種做法,也就是說不止我一個人這麼做,很多人都有這種嘗試。 詹:這種真實性很高的古典本格推理創作的關鍵是什麼? 土屋:我以前看過很多偵探小說,如果問從前那些偵探作家,偵探小說最大的樂趣是什麼?也許他們會回答:是非常出奇的詭計設計,別人還沒用過的出奇詭計設計,那才是偵探小說的生命;但我不這樣認為。 依我看,這個世界上的犯罪者也是和我們一樣有著普通智力的人,詭計也是這些人思考出來的。 詭計不該是非常離奇的,而應該是在我們身邊的,只不過人有時會懶于思考或是思考不周,結果便失敗了。 這不正是偵探小說的有趣之處嗎?這是我的看法。 我至今從未設計缺乏真實性的詭計。 我曾對一個評論家說過,我所寫的詭計都是自己實際驗證過的,這點令他覺得很有趣。 例如,我曾經設計使用照相機構成的詭計,看起來像是今天拍的照片,實際上是昨天拍好的,這個詭計就在《影子的告發》里。 要這樣做有很多種方式,比如將照相機的日期往回推之類的,而我則是拍好這張照片,然後翻拍,形成一種不必去現場而看起來像去過了現場的假象。 總之這些都是我自己實際驗證的。 翻拍的照片和普通拍攝的照片究竟有何不同呢,總之我全都一一實驗。 又比如《天狗面具》里,運用了神社祈福驅邪時神官拿的拂塵。 如果在那拂塵的竹棍上開一個洞,用滴管注入毒素,是否就能將毒下到別人的茶杯里呢?因為驅邪時人們都低著頭,若是茶里被下了毒,應該沒人會知道吧?我想用這個方法設計詭計。 事實上,我找了一根竹棍,開了一個小洞,上面綁了白紙,然後把太太叫來,讓她就像神社裡請神官驅邪時那樣在我面前,然後我告訴她我倒了茶給她,她嚇了一跳,問我什麼時候倒的茶?我說你不知道?她說一點兒也不知道。 我心想這個詭計用得上了。 我的詭計都是經過這樣實證的,很真實,我不會寫不可能發生的詭計,但是我也曾經碰上糟糕的事情。 有一次,我寫了一部有關中元的作品,所謂中元就是夏天時送禮給人的日子。 中元禮品都是由百貨公司包裝的,如果我另外買一份,然後包裝好,請百貨公司的人發送,結果,吃了這份中元禮品的人死掉了。 這可是百貨公司的人發送的禮品,和我完全無關吧?任誰也不會知道我是兇手。 沒想到在我的周圍發生了類似的事件,有人吃了從百貨公司送來的中元禮物,結果吃壞肚子。 當時雜誌上已經刊登這篇作品,我覺得這真是太糟糕了。 讀過這篇作品的人對我說,有人因為看了你的文章,所以跟著做了。 我真沒想到有人會用我作品中的手段,那一定是偶然吧?結果對方居然說,莫非就是你做的?我與那人根本毫無關係。 因為和那人沒關係,所以警方沒有懷疑我,但是發生了與我所寫的手段同樣的事情,真有這種事呢!也就是所,我的詭計是十分真實的,誰都可以模仿照做。 如果是非常離奇的詭計,就沒有人能模仿了,但我的卻是誰都可以做到。 雖然偶爾發生類似的事件,讓我覺得很為難,但我還是認為,只有帶有真實性的詭計才可以用在小說里。 詹:從讀者來看,您就像一個隱者,長期居住在這長野的山中,過著晴耕雨書的生活,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或比較熱鬧的地方。 大家對您的生活都很好奇。 晴耕雨書,您真的是有一塊田地嗎?是種稻米、種蔬菜嗎?還是這塊田地只是文學上的一種比喻?能否談一談您在家鄉這種平靜的生活?您有那麼多的機會,為何選擇住在長野縣?這種生活與您的小說有怎樣的關係? 土屋:呵呵,這裡是我出生的地方呀。 我們家族是從德川時代便移居至此的,算起來有四、五百年了,每一代都住在這裡。 我家門前古時候叫中山道,是從東京可以直接步行走到京都的路,也是從前的諸侯到東京拜謁將軍時會經過的路途。 當時的諸侯得組成諸侯行列,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徒步前去拜謁將軍。 率領自己的部下去東京見將軍,得花費很多錢。 將軍擔心手下積累資金謀反,因此讓他們花錢來見自己,也是安定天下之策。 諸侯領著眾多部下浩浩蕩蕩走來,一天走五、六十公里,總不可能一直走,他們需要休息住宿的地方。 為了好好休息,也為了晚上不被偷襲,所以有「本陣」這種地方當作他們的驛站。 從我祖父的爺爺那代起,我家便經營本陣,從四百五十年前起,我們家族便一直住在這裡。 我年輕時曾在東京工作,之後發生戰爭,我歷經了兩次徵兵。 戰爭結束,我回到家鄉之後,便沒離開過,一直住在自己家裡。 我還會種地呢,以前身體更好的時候,我種過稻米,也種過蔬菜,現在老了,揮不動鋤頭了。 到五十歲為止,我都一直種菜過活,現在是我太太在種,家裡吃的蔬菜都不用花錢買。 我習慣這種生活,現在叫我去都市,身體已經無法適應了。 我一天花七、八小時看書,我沒有一天不看書。 還是現在的生活方式最適合我,也最輕鬆。 儘管不是說要特別贊這樣的生活,可是如果問我為何要過這樣的生活,我還真想不出答案呢。 因為我就是順其自然,不知不覺便已經是這種生活了。 詹:您經常在作品中寫到家鄉,長野的很多風物和場景都出現在小說中,例如小諸、藤村碑、懷古園等等,那些場景替作品增添了真實的色彩,也在詭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每次讀完,都像是走了一趟信州,就像個導遊一樣。 我的編輯同事就說,讀過您的書再來到長野縣,好像每個地方都活了起來,因為書里想像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相遇,激發了很多樂趣。 您之所以選擇這些長野縣的場景,只是因為熟悉,還是有特彆強烈的意識? 土屋:簡單來說,就是我只會寫自己知道的地方。 別的作家會出門旅行,會去很多遙遠的地方,然後再以那些地方為舞台。 但是我不會,我是非常懶散的人,我懶得出外旅行,所以只能寫自己周圍、我所熟悉的場景。 詹:您已經花了了五十年的時間在寫推理小說,這個文類在全世界擁有許多讀者,以及許多努力的創作者,對您來說推理小說最終、最深層的樂趣究竟是什麼? 土屋:嗯……我好像沒有這麼深刻的感受。 當初我想寫時代小說,後來不知不覺地寫起推理小說了,當然江戶川先生對此事是有影響的。 不過要問我怎麼會選擇推理小說?可能還是因為容易寫吧?(笑) 詹:您在全世界都有很多追隨的讀者,特別是一些推理小說的精英讀者。 這次商周出版社出版了您的長篇小說全集,這可能是台灣第二次介紹您的作品。 這次看起來是更加用心和大規模。 我在台灣看到很多推理小說的讀者,比如我認識的一些教授、法官,他們通常對讀的東西很挑剔,他們一般不讀推理小說,但是讀您的作品。 讀者層次之高,令我印象深刻。 我想問一下,您有什麼話對台灣過去和未來的讀者說呢? 土屋:真有那麼多讀者看我的書嗎?(笑)我覺得不會吧。 以前在台灣出版過兩本我的作品,是林白出版社,出了兩本,那以外都是盜版,是開本很小很小的書,出了好幾本,去台灣旅行的人曾當禮物買來送我,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我曾經想過為什麼台灣的讀者會讀我的作品?我很感謝大家能讀我的作品。 可是,我真不覺得會有很多人讀呢。 詹:經過這次商周出版社的推廣,台灣的很多讀者可能會因此而想到長野縣,他們會受到小說的影響。 土屋先生會對從台灣來的讀者有什麼建議?到長野縣之後,應該去哪裡玩?應該吃什麼東西? 土屋:真的會有人來嗎?(笑)其實,我從前去過台灣呢,戰爭以前我的伯父在台灣當律師,我還記得他住在台北市大同町二丁目三番地。 而且他在北投溫泉那裡有別墅,後來他就搬過去了。 台灣的香蕉很好吃啊。 第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紅的組曲》
第2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