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個名字沒印象是真的。 「這位女性就住在東京,到過府上嗎?」 「沒有。 我幾乎沒有女性崇拜者,如果有這樣的事兒,我會記得的。 」 報社記者知道大木沒什麼印象后,好像有些失望。 但是,還是問了那本小說的故事梗概,這起事件的罪犯究競會是什麼人等問題。 大木介紹過那本書的梗概后,對此案輕描淡寫地談了幾句。 「至於罪犯,尚不了解情況,不太清楚。 不過,由於是被勒死的,兇手大概是個男的。 」 「如果是個男的,那麼,動機會是什麼呢?」 「或許是愛情糾紛。 這可能是由於地點是祺王寺附近所引起的聯想……」此後,又有幾家周刊雜誌和電視台打來電話,大木成了一時小有名氣的人物。 而且,有家電視台說外面書店沒有賣這本書的,特意跑來借書。 正如所料,在當天的晚報上,繼續報道事件的同時,也介紹了他的那本書。 並且,登出了那本書封面的照片。 這時才忽然想起他的一家雜誌社約他寫一篇隨筆和一篇短篇小說。 接到電話時,大木暗暗慶幸把書換得真不賴。 (4) 但是,到了第二天,事態有些變化。 這是由於報道說,屍體懷疑是從東京轉運去的。 大木覺得事倩有些不妙。 由於始終認為那個女人是前天在京都那個地方被害的。 當時,還在東京的自己,必然在涉嫌圈外,所以才做了手腳把被害人手中的書換掉的。 如果是在東京被害的,會不會受到懷疑。 無論怎麼說,當時自己在現常 「會不會在什麼地方留下了指紋?」 「是否有人見到了自己在嵯峨的野地里。 」 大木緊盯著報紙,仔細讀著認為是從東京運到京都屍體的有關報道。 證據有4點。 1。 在屍體的背部和腹部兩處出現死斑。 2。 檢查被害者所持物品時,發現了半張被認為是被害者死亡時間的11月1日的東京新宿的電影院的門票。 3。 那天午後4點半左右,給朋友打過電話,她說是在家裡打的。 4。 發現屍體時,被害沒有穿鞋。 周圍並沒有發現那雙鞋。 所以,屍體差從現場以外的地方轉運來的這一點,大概是事實。 大木陷入沉思。 由於是推理小說作家,知道死斑意味著什麼。 死斑是指血液沉澱。 大約死後二三小時開始,12小時至15小時變得明顯,出現在屍體的下部。 最初俯伏的屍體,腹部出現死斑。 過5小時左右,移動屍體,仰面放置的話,背部也會出現死斑。 死後至出現死斑期間,如果移動屍體,另當別論。 但是,假如出現死斑后,撮動屍體,只要按原樣放置,便可以斷定屍體被移動過。 其次,是被害者身上的半張電影票。 據報紙報道,那場電影從午後12時20分開始第一場,第2場從下午2時35分開始。 並且,從那張票的編號查出,是第一場賣出的。 死亡時間大約推測為那天的4點至6點,也就是5點前後。 這樣,2點半電影結束后,去京都的話,即便坐3點的新幹線,6點才能到。 然後到嵯峨還需要30分鐘。 而且,最關鍵的是午後4點半,被害者曾給朋友打過電話。 大木像推理作家那樣,展開了各種推理。 「被害者的住所在東京文京區音羽。 如果4點半從家裡打出電話,即便立即出門,晚上8點才能到京都。 」 如果在東京打完電話后,假設5點鐘被害,可能晚上運到京都。 「但是……」 大木沉思起來。 「假如被害者慌說從家裡打來電話,而是在京都或新幹線上,那會怎樣呢?」 電影結束是在2點半,即使3點坐上新幹線,到京都已是6點了。 是不是在新幹線打的呢? 「據說朋友住在干葉縣的流山市。 電話局號碼大致為047l,從新幹線只能接通6個大城市,而且,接線員也會告知電話是由新幹線打來的,瞞不過朋友。 大概還是在東京遇害的。 」 想到這兒,門鈴響了。 出去一看,一位穿著普通西裝的中年男子站在門口。 第2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八日花語》
第21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