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篇

 詩雲

 劉慈欣 作品,第8頁 / 共9頁  

 大小:

朗讀: 

第3章 終極吟詩


吟詩軟件其實十分簡單,用人類的C語言表達可能超不過兩千行代碼,另外再加一個存貯所有漢字字符的不大的數據庫。當這個軟件在位於海王星軌道上的那台量子計算機(一個漂浮在太空中的巨大透明錐體)上啟動時,終極吟詩就開始了。

這時吞食帝國才知道,李白只是那個超級文明種族中的一個個體,這與以前的預想不同,當時恐龍們都認為進化到這樣技術級別的社會在意識上早就融為一個整體了,吞食帝國在過去的一千萬年中遇到的五個超級文明都是這種形態。李白一族保持了個體的存在,也部分解釋了他們對藝術超常的理解力。當吟詩開始時,李白一族又有大量的個體從外太空的各個方位躍遷到太陽系,開始了制造存貯器的工程。

吞食帝國上的人類看不到太空中的量子計算機,也看不到新來的神族,在他們看來,終極吟詩的過程,就是太空中太陽數目的增減過程。

在吟詩軟件啟動一個星期後,神族成功地熄滅了太陽,這時太空中太陽的數目減到零,但太陽內部核聚變的停止使恒星的外殼失去了支撐,使它很快坍縮成一顆新星,於是暗夜很快又被照亮,只是這顆太陽的亮度是以前的上百倍,使吞食者表面草木生煙。新星又被熄滅了,但過一段時間後又爆發了,就這樣亮了又滅滅了又亮,仿佛太陽是一只九條命貓,在沒完沒了地掙紮。但神族對於殺死恒星其實很熟練,他們從容不迫地一次次熄滅新星,使它的物質最大比例地聚變為制造存貯器所需的重元素,當第十一次新星熄滅後,太陽才真正咽了氣,這時,終極吟詩已經開始了三個地球月。早在這之前,在第三次新星出現時,太空中就有其它太陽出現,這些太陽此起彼伏地在太空中的不同位置亮起或熄滅,最多時天空中出現過九個新太陽。這些太陽是神族在拆解行星時的能量釋放,由於後來恒星太陽的閃爍已變得暗弱,人們就分不清這些太陽的真假了。

對吞食帝國的拆解是在吟詩開始後第五個星期進行的,這之前,李白曾向帝國提出一個建議:由神族將所有恐龍躍遷到銀河系另一端的一個世界,那裏有一個文明,比神族落後很多,仍未純能化,但比吞食文明要先進得多。恐龍們到了那裏後,將作為一種小家禽被飼養,過著衣食無憂的快樂生活。但恐龍們寧願玉碎不為瓦全,憤怒地拒絕了這個提議。

李白接著提出了另一個要求:讓人類返回他們的母親星球。其實,地球也被拆解了,它的大部分用於制造存貯器,但神族還是剩下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物質為人類建造了一個空心地球。空心地球的大小與原地球差不多,但其質量僅為後者的百分之一。說地球被掏空了是不確切的,因為原地球表面那層脆弱的岩石根本不可能用來做球殼,球殼的材料可能取自地核,另外球殼上像經緯線般交錯的、雖然很細但強度極高的加固圈,是用太陽坍縮時產生的簡井態中子物質制造的。

令人感動的是:吞食帝國不但立即答應了李白的要求,允許所有人類離開大環世界,還把從地球掠奪來的海水和空氣全部還給了地球,神族借此在空心地球內部恢複了原地球所有的大陸、海洋和大氣層。

接著,慘烈的大環保衛戰開始了。吞食帝國向太空中的神族目標大量發射核彈和伽瑪射線激光,但這些對敵人毫無作用。在神族發射的一個無形的強大力場推動下,吞食者大環越轉越快,最後在超速自轉產生的離心力下解體了。這時,伊依正在飛向空心地球的途中,他從一千二百萬公里的距離上目睹了吞食帝國毀滅的全過程:

大環解體的過程很慢,如同夢幻,在漆黑太空的背景上,這個巨大的世界如同一團浮在咖啡上的奶沫一樣散開來,邊緣的碎塊漸漸隱沒於黑暗之中,仿佛被太空融解了,只有不時出現的爆炸的閃光才使它們重新現形。(選自《吞食者》)

這個來自古老地球的充滿陽剛之氣的偉大文明就這樣被毀滅了,伊依悲哀萬分。只有一小部分恐龍活了下來,與人類一起回歸地球,其中包括使者大牙。

在返回地球的途中,人類普遍都很沮喪,但原因與伊依不同:回到地球後是要開荒種地才有飯吃的,這對於已在長期被飼養的生活中變得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們來說,確實像場噩夢。

但伊依對地球世界的前途充滿信心,不管前面有多少磨難,人將重新成為人。


  

第4章 詩雲


吟詩航行的遊艇到達了南極海岸。

這裏的重力已經很小,海浪的運行很緩慢,像是一種描述夢幻的舞蹈。在低重力下,拍岸浪把水花送上十幾米高處,飛上半空的海水由於表面張力而形成無數水球,大的像足球,小的如雨滴,這些水球在緩慢地下落,慢到可以用手在它們周圍畫圈,它們折射著小太陽的光芒,使上岸後的伊依、李白和大牙置身於一片晶瑩燦爛之中。低重力下的雪也很奇特,呈一種蓬松的泡沫狀,淺處齊腰深,深處能把大牙都淹沒,但在被淹沒後,他們竟能在雪沫中正常呼吸!整個南極大陸就覆蓋在這雪沫之下,起伏不平地一片雪白。

伊依一行乘一輛雪地車前往南極點,雪地車像是一艘掠過雪沫表面的快艇,在兩側激起片片雪浪。

第二天他們到達了南極點,極點的標志是一座高大的水晶金字塔,這是為紀念兩個世紀前的地球保衛戰而建立的紀念碑,上面沒有任何文字和圖形,只有晶瑩的碑體在地球頂端的雪沫之上默默地折射著陽光。

從這裏看去,整個地球世界盡收眼底,光芒四射的小太陽周圍,圍繞著大陸和海洋,使它看上去仿佛是從北冰洋中浮出來似的。

「這個小太陽真的能夠永遠亮這嗎?」伊依問李白。

「至少能亮到新的地球文明進化到具有制造新太陽的能力的時候,它是一個微型白洞。」


  

「白洞?是黑洞的反演嗎?」大牙問。

「是的,它通過空間蛀洞與二百萬光年外的一個黑洞相連,那個黑洞圍繞著一顆恒星運行,它吸入的恒星的光從這裏被釋放出來,可以把它看作一根超時空光纖的出口。」

紀念碑的塔尖是拉格朗日軸線的南起點,這是指連接空心地球南北兩極的軸線,因戰前地月之間的零重力拉格朗日點而得名,這是一條長一萬三千公里的零重力軸線。以後,人類肯定要在拉格朗日軸線上發射各種衛星,比起戰前的地球來,這種發射易如反掌:只需把衛星運到南極或北極點,願意的話用驢車運都行,然後用腳把它向空中踹出去就行了。

就在他們觀看紀念碑時,又有一輛較大的雪地車載來了一群年輕的旅行者,這些人下車後雙腿一彈,徑直躍向空中,沿拉格朗日軸線高高飛去,把自己變成了衛星。從這裏看去,有許多小黑點在空中標出了軸線的位置,那都是在零重力軸線上漂浮的遊客和各種車輛。本來,從這裏可以直接飛到北極,但小太陽位於拉格朗日軸線中部,最初有些沿軸線飛行的遊客因隨身攜帶的小型噴氣推進器壞了,無法減速而一直飛到太陽裏,其實在距小太陽很遠的距離上他們就被蒸發了。

在空心地球,進入太空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需要跳進赤道上的五口深井(也叫地門)中的一口,向下(上?)墮落一百公里穿過地殼,就被空心地球自轉的離心力拋進太空了。

現在,伊依一行為了看詩雲也要穿過地殼,但他們走的是南極的地門,在這裏地球自轉的離心力為零,所以不會被拋入太空,只能到達空心地球的外表面。他們在南極地門控制站穿好輕便太空服後,就進入了那條長一百公里的深井,由於沒有重力,叫它隧道更為恰當。在失重狀態下,他們借助於太空服上的噴氣推進器前進,這比在赤道的地門中墮落要慢得多,用了半個小時才來到外表面。

空心地球外表面十分荒涼,只有縱橫的中子材料加固圈,這些加固圈把地球外表面按經緯線劃分成了許多個方格,南極點正是所有經向加固圈的交點,當伊依一行走出地門後,看到自己身處一個面積不大的高原上,地球加固圈像一道道漫長的山脈,以高原為中心放射狀地向各個方向延伸。

抬頭,他們看到了詩雲。

詩雲處於已消失的太陽系所在的位置,是一片直徑為一百個天文單位的旋渦狀星雲,形狀很像銀河系。空心地球處於詩雲邊緣,與原來太陽在銀河系中的位置也很相似,不同的是地球的軌道與詩雲不在同一平面,這就使得從地球上可以看到詩雲的一面,而不是像銀河系那樣只能看到截面。但地球離開詩雲平面的距離還遠不足以使這裏的人們觀察到詩雲的完整形狀,事實上,南半球的整個天空都被詩雲所覆蓋。



第8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