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個蜘蛛形外星人鬧劇般出現在多倫多博物館,求見古生物學家。但“新奇”只是索那制造的第一個效果。很快,外星人霍勒斯道出了他此行的目的:破解不同星球文明的周期毀滅之謎。隨著研究的推進,兩個讓人大吃一驚的事實顯現於我們面前:地球史前的五次物種滅絕周期與兩種來訪外星文明遠古時期的物種滅絕周期完全相同,似乎有一只上帝之手在操控著文明的進程;幾個更古老、未曾經歷過這種周期性毀滅的文明則已經將自身電子化,藏身於行星內部的超強掩體中。故事至此,索那成功地將“新奇”變成了“驚奇”。故事向著更加出人意料的方向發展,自私的古老文明為防止新文明對其生活的幹擾,竟然用方舟將獵戶座一等星引爆成了超新星。正當超能粒子流即將再次滅絕三個智慧種族時,奇跡出現了——一只仿佛從另一個宇宙“伸”過來的巨掌,擋在了超新星與三顆文明星球之間!震撼!此時,你的感受也只有震撼能形容了。』
正文
第一章
我知道,我知道外星人已經到了多倫多的說法聽上去有點瘋狂。當然,這個城市很受旅遊者歡迎,但大家普遍認為來自其他世界的生物應該首先造訪聯合國,也可能去華盛頓。在羅伯特萬斯的電影《地球停轉之日》中,克拉圖不就是直接去了華盛頓嗎?
當然,有人可能懷疑,執導《西城故事》的同一位導演能拍出什麼像樣的科幻片來。實際上,既然想起這個問題來,我才發現,萬斯總共拍了三部科幻片,一部比一部無聊。
跑題了。近來我經常犯這種錯誤,抱歉。但是我聲明,我還沒老,我才五十四歲呢,只是有時候身體疼痛,集中不起注意力。
我講的是外星人的事兒。
還有他為什麼會來多倫多。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外星人的飛船降落在一幢建築物前,那幢建築曾經是麥克拉夫林天文館,緊靠安大略皇家博物館我上班的地方。我說曾經,是因為安大略省的小氣鬼省長麥克哈裏斯取消了對天文館的財政補貼。他認為加拿大的孩子沒有必要了解太空。真是個目光遠大的人哪,這個哈裏斯。天文館關了之後,整幢建築曾出租給《星際旅行》電視劇作宣傳,裏頭原來是星空展館的地方搭了個經典的艦橋。雖然我很喜歡《星際旅行》,但要評價加拿大的教育,沒有比這個例子更慘的了。在那以後,各種各樣私人企業都租用過這個地方,但現在它裏頭是空的。
雖然外星人參觀天文館這一搭配顯得頗為合理,結果發現他真正想去的地方是博物館。這值得慶幸,想像一下:首次接觸發生在我們的土地上,但當外星生命敲門的時候,屋裏卻空空蕩蕩一個人都沒有。真出了這種事的話,加拿大豈不顯得傻到家了。外星人之所以選擇那塊地方降落,因為戴著個巨大圓形屋頂的天文館遠離街道,前面空出一大塊水泥地,非常適合降落一艘小型飛船。
雖然當時我就待在隔壁,但我並沒有親眼看見飛船降落。好在有四個人三個遊客和一個本地人把整個過程拍了下來。接下來的許多天,你可以在世界各地的電視頻道中翻來覆去看這段錄像。飛船是個窄窄的楔形,就像裝模作樣節食的人吃的那種薄片奶油蛋糕。它通體烏黑,看不到明顯的尾氣,無聲無息從天而降。
飛船大約有三十英尺長。(我知道,我知道加拿大是個公制國家,但我出生在1946年。我不認為我這一代的人,哪怕跟我一樣是科學家,會習慣使用公制度量單位;盡管如此,我會努力做得好些。)自從《星球大戰》問世以來,所有電影中出現的宇宙飛船都覆蓋著一層亂七八糟的東西,但正在降落的這一艘卻披著完全平滑的外殼。飛船著地之後,門緊接著打開了長方形的門,寬度大於高度。它自下而上滑開,此特征明顯表明乘客並非人類。人類很少將門設計成這樣,我們的腦袋太容易被砸碎了。
片刻之後,外星人走了出來。他看上去像個巨大的金棕色的蜘蛛,拖著海灘氣球般大小的球形軀幹,軀幹上面長著朝四面八方亂伸一氣的腿。
天文館前的馬路上,一輛藍色福特撞上了前頭奔馳車的屁股,而它們的駕駛員卻仍在呆呆地看著眼前奇景。很多人剛巧路過,但是他們似乎光顧著目瞪口呆,連害怕都忘了當然也有少數人的確通過在天文館前的兩個入口向下逃進了博物館地鐵站。
巨型蜘蛛走了一小段路,接近了博物館。由於天文館曾經是安大略皇家博物館的一個下屬部門,因此這兩個建築的二樓被一座高架人行天橋連接著,但在地面它們卻被一條小巷隔開。博物館在1914年建成。那個年代人們還沒意識到應該給殘疾人提供方便剛建成時只有通過九級寬大的台階才能走到六扇玻璃正門跟前。很多年之後人們才加修了一條輪椅通道。外星人在台階底下停了一會兒,或許他在考慮走哪條路。最後他選擇了台階,可能輪椅通道對於他到處亂伸的腿來說太狹窄了。
走到台階盡頭,外星人再次陷入困惑。他或許生活在一個典型的科幻世界中,那兒所有的門都能自動開啟。而他現在面對的是一排外層玻璃門,只能通過管狀把手拉開。不過看樣子他不懂這個竅門。就在這時,一個小孩跑了出來,他是想瞧瞧外面發生了什麼。可當他一眼看到這位外星生命時,他所做的只是發出一聲驚恐的尖叫。外星人趁機用他的一肢穩穩當當抓住已經打開的門他用六個肢走路,將剩餘的兩個當作手臂並且成功地擠進門廊。正對他的前方是第二層玻璃門,兩層玻璃門之間的門廊像氣密室,有助於博物館控制內部溫度。外星人儼然已經成為開啟地球之門的熟手,他拉開內層玻璃門,匆匆走進博物館的八角形大廳。這個近似圓形的大廳是安大略皇家博物館的象征,我們的會員季刊就以它命名。
大廳左手邊是葛菲爾德韋斯頓展室,專用於一些特別展覽。在我的安排下,裏頭正在舉辦布爾吉斯頁岩動物群展。安大略皇家博物館和史密森學會分別收藏著世界上最好的布爾吉斯頁岩動物化石,但一般公眾無緣得見。我設法暫時集中了這兩個機構的收藏,首先在此地展出,然後再送去華盛頓展覽。
大廳的右翼曾經是地質學陳列室。令人傷感的是它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幾家禮品店和一家食品店在克裏斯蒂多羅迪的管理下,安大略皇家博物館正在努力變得更具親和力,這就是眾多讓步和犧牲之一。
唉,管不了那麼多了。此時,那個外星生物已經迅速地走向大廳的遠端,到達了收費口和會員服務台之間。我聲明我仍未親眼見到這一幕,但好在監控攝像頭錄下了整個過程,否則沒人會相信這整件事。外星人橫著身子接近一位穿著鮮亮藍色制服的保安拉爾布,一個已經在博物館工作了一輩子,兩鬢斑白、和藹可親的錫克教徒並且用標准的英語說:打擾了,我想拜見一個古生物學者。
拉爾布瞪大了棕色的眼睛,但他很快又放鬆了。事後他說他當時認為這只是個玩笑。現在每年都有很多電影選擇在多倫多制作,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在這兒拍攝的科幻電視連續劇就更多了,包括經年在此的吉恩羅登佩裏的《地球:終極沖突》和改編後的《黎明地帶》。所以他認為這玩意兒只不過是穿著特型戲服的人或是個電動道具。什麼樣的古生物學者?他面無表情地問,仿佛在配合劇情。
外星人球形的軀幹震動了一下,我想,一位好相處的吧。
在錄像上你應該可以看到老拉爾布繃著臉忍住笑,做得不是太成功。我是說,你想見無脊椎的還是有脊椎的?
難道你們的古生物學家不全都是人類?外星人問道。他說話的方式很奇怪,但我將來會習慣的。他們不應該都是有脊椎的嗎?
我向上帝發誓,這些情景全都在錄像帶上。
當然,他們全都是人類。拉爾布說。一小堆遊客已經圍了過來,在監控攝像頭視域之外,二樓內陽台上也站著很多人,向下注視著大廳。但有些研究無脊椎生物,有些研究有脊椎的。
哦,外星人說道,對我來說這種分類方法太生硬了。誰都行啊。
拉爾布拎起電話撥了我的分機號。遠在醫藥中心,躲在讓人看了瞠目結舌說不出話來的國際鋁業公司贊助的地球科學陳列室後面這可是克裏斯蒂眼中博物館的精華所在在我的辦公室中,我拿起電話。這是傑瑞克。我說。
傑瑞克博士,拉爾布的聲音帶著他獨特的口音,這兒有人想見你。
會見古生物學家跟拜訪財富500強公司的CEO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們當然希望你能事先約好,但是誰讓我們是人民的公仆呢我們為納稅人工作。所以我只能問道:是什麼人?
第1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