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光一聲也發不出,只能點點頭,用力地握住對方的手。
喬再次緊緊地摟住對方。然後說了一聲「再見」,便返身上了舷梯,頭也不回地鑽進機艙,留下盧文光在下面形單影只地站著。
「起飛!起飛!」喬憤怒地大聲催促道。
隨行的人員見了一向性情不外露的喬外長如今怒不可遏,就知事情變得十分不妙了。
黎明曙光中,碩大的運十擺動著流線的身軀,吼叫著飛離朝鮮的跑道,躍向空中。
南方的三八線上,韓國守軍已經接到命令進入全面戒備狀態。前沿官兵進入戰壕,後方部隊緊張地行軍調動。三十年後,朝鮮民族再次為了神聖主義之下的個人野心而相互屠殺。
北方昏暗的天際傳來了滾雷般的轟鳴,「山河」計劃終於開始了!
「同志們,大同江在怒吼!金剛山在怒吼!在光榮的主體思想指引下,在偉大的金日成同志的領導下,為了民主主義的勝利,為了朝鮮民族的統一大業,前進!前進!」「山河」作戰前線總指揮白明洙次帥充滿激情的聲音經過全軍的無線電廣播鼓動著每個官兵的耳膜。
喀秋莎火箭彈發出尖銳的「瑟瑟」響聲,匯合遠程炮彈形成萬均雷霆之勢,越過樹木繁茂的非軍事區,鋪天蓋地地砸到資本主義韓國的陣地上。
地上,俄式坦克發出強力的轟鳴,掩護著步兵和裝甲車漫山遍野地吞沒了三八線上非軍事區的廣大地域,推倒鐵絲網和隔離欄,向著南方滾滾而去。
天上,成群結隊的米格戰機嘶叫著穿過禁飛區,撲向南方的機場。
英雄的朝鮮人民軍氣吞如虎,展開了對漢城地區的攻擊。
朝鮮領袖金原本打算沿著一九五○年的進攻路線,在西部從漢城方向重點突破,繼而向南擴大。這裏既是平原地帶,又是南方的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富庶繁華,即使「山河」計劃最終未能如願達成,也可以借戰事沉重打擊南方實力。那一年要不是他一時大意,不顧毛澤東的提醒,輕視了仁川等後方戰略要沖,給了美帝一個致命破綻,早就一統山河了。
但總參謀長白明洙次帥卻認為此法不甚妥當,漢城方向地是韓軍重點防守的戰略地段,而今的南方軍隊早已經不是當年的烏合之眾。經過了第一次解放戰爭的磨難和戰後的全面美式化,再加上對北方也是日夜警戒,不斷地進行針對性訓練,戰鬥力不下於人民軍。如果主攻選在此地段,必將遭到對方重兵的激烈反抗。
盡管領袖十分欣賞自己在一九五○年的傑作,也許他還沉浸在當年光複漢城的喜悅中。可是白次帥還是鼓起勇氣謁見了金太陽,陳述了自己的想法,最後強調:「這樣的話,消耗會更大,戰鬥也將會持續更長的時間,對我軍是極為不利的。」
人民軍號稱百萬雄師,但朝鮮畢竟是小國,凡戰只能速決,否則戰事稍有拖延,全國必陷於艱難境地。金自然明白這種道理,一九五○年的勝利無疑是美好的,可隨後三年的苦戰裏,他和他的人民也飽受痛苦。而且當前國際形勢大好,如果不能趁此良機一鼓作氣完成統一戰爭,萬一千變萬化的國際形勢不幸有變,戰事久拖也是極為不利的。基於這些考慮,自命不凡的金委員長還是肯定了白明洙的意見,同意按照他的意見對「山河」計劃做出重大調整。出於對年輕的白次帥同志的常識,國防委員長還任命他為「山河」計劃的前線總指揮,負責指揮此次決定朝鮮民族前途與運命的大決戰。
全煥一見北方集中兵力強攻仁川-漢城一線,不禁喜上心頭。此處韓國苦心經營多年,銅牆鐵壁,兵強馬壯。這次一定要讓你自大的金太陽碰個頭破血流、黑子滿面!
盡管漢城街頭警報長鳴,老一輩的人們害怕當年人民軍三天攻下漢城的可怕經歷重現,但全大總統卻又恢複了他一貫的雄才偉略,有條不紊地調動各地部隊,前來漢城防守。
於是,用同樣的語言甚至一模一樣的口音傳令的兩支軍隊,沿著仁川-漢城以北的三八線你死我活地廝殺起來。
這時,遠在納霍德卡海灣的崔永哲上將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北方全面入侵已經開始,內戰再次全面暴發,大韓民國再度被逼上絕境。
與全煥總統提出「太極旗」計劃的初衷略有不同,崔上將在「太極旗」計劃上想得更遠。除了達到原定的目標,攻占蘇聯遠東濱海地區,緩解美軍本土抗戰的正面壓力,崔永哲腦海裏還有更長遠更宏大的目標。
一旦能在海參崴地區站穩,即可獲得四利:一是直接威脅蘇聯,這點明白不過;二是控制了日本海西岸,對潛在敵人日本進行了隱蔽的包圍;三是為日後直接進攻中國搭好跳板,只要積聚足夠的實力,跨過烏蘇裏江,翻過長白山,廣闊的東北平原就呈現在高麗勇士眼前,那時偉大的高麗帝國將重新崛起;四是威脅北韓,濱海地區是個三角地帶,雖然朝蘇邊界只有圖們江口一帶很狹窄的地段,但如果在這裏發起攻擊,配合南方停戰線的進攻,形成南北雙線夾擊,一統三千裏山河也將順利許多。
然而,形勢的發展終究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確切地說不會惟他海軍上將崔永哲大人的意志為轉移。當「太極旗」曇花一現後,形勢就急轉直下。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是,遵令撤退,放棄得來不易的遠東灘頭陣地。
可是他不得不擔心的是俄國大笨熊會輕易放過他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高麗小貓嗎?
第四十九節 拖延
「世宗大王」號艦橋上,崔永哲上將習慣性舉起望遠鏡觀察陸上的情況。納霍德卡港灣此時十分寧靜。海灣北面奇特的雙子山正沐浴在溫柔的晨光中,披上發黃植裝的連綿重山也顯得格外靜謐安詳。就連昨日被戰火嚇跑的海鳥也都飛回來,盡情地享受著黎明的和平。
一想到昨天輝煌的戰績,崔將軍心頭就湧起一股強烈的喜悅和激動之情,可如今這種喜悅與激動卻已經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霾。偉大的韓國軍隊歷史上第一次主動跨出國境進攻一個強國,勝利卻如曇花一現。盡管北方的敵意昭然若揭,但海軍上將沒有料到對方會這麼快就動手,在「太極旗」作戰的關鍵時刻於韓國背後猛插一刀。
現在韓國本土已經無力增派兵力維持對納霍德卡的進攻,守住灘頭陣地也很快也成了大問題,上陸部隊還得全力爭取全身而退回到韓國參加對北方的戰鬥。一個轟轟烈烈的「太極旗」作戰就這樣要以撤退來收場,崔上將感到非常無奈,現在只有盡快結束這場已經無望的戰役了。
到了二十二日早上六時,韓國軍隊上陸的部隊只有陸軍第三裝甲師剩餘的部隊和第四步兵師一個團。沒有達崔永哲上將預定兩個師的目標,但上將仍然堅持組織了第三裝甲師一個團和第四步兵師所有上陸部隊向西面的沃爾恰涅茨發起進攻,以便吸引對手的注意力,掩護遊擊隊城的部隊逐步後撤。
伊戈爾和他的部隊在韓國和日本的驅逐艦煩人的炮擊中度過了後半夜。預料中的敵人進攻始終沒有發起,不過紅軍官兵已經被震耳欲聾的炮聲折磨得身心俱疲,困頓不已。
後人對伊戈爾二十一日夜擊潰韓國增援部隊,奪取沃爾恰涅茨後止步不前,沒有乘勝進擊納霍德卡感到迷罔。因為當時韓國海軍陸戰隊1團兩個營和陸軍第3裝甲師一個營被打散後,納霍德卡只有陸戰隊1團剩下的一個營,而且已經連續戰鬥了一天,官兵十分疲勞。如果憑借強大的天啟坦克,趁著高漲的士氣,蘇軍繼續猛攻,「太極旗」很有可能見不到第二天的日出。
當然伊戈爾畢竟經驗不足,而且初任師長,首戰免不了謹慎。雖然他拒絕費德林提出的繼續進攻建議的說明看似很有道理,但他開戰後卻還是高估了對手。不過怎麼說,對手充分地利用蘇軍停止推進之機,向岸上運送了更多的部隊,特別是陸軍第3裝甲師。
第145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