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嘛,"楊梅沉吟一會兒說:"我想可能一是周醫生無‧做深入細致的治療,心理治療是非常花精力和時間的;二是周醫生作為丈夫,在患者心目中無法塑造起客觀的形象,會引起患者的心理抵抗,這對治療是適得其反的。"
傅強敏銳地抓到了楊梅話裏的重點,說:"楊老師說的兩個原因裏,我想後面那個才是真正的原因吧,既然現在周醫生已經死亡,我們就要本著客觀負責的態度去面對真實情況,所以,請楊老師將你所知道的情況都如實地告訴我們,可以嗎?"
"當然,在公在私,我都希望你們能盡快找到周醫生死亡的真相,讓死者早日安息。"
"那好,請楊老師給我們詳細講講鄭小燕接受治療的病因和治療情況吧。"傅強說。
"在講到鄭小燕之前,我想請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多少周醫生的個人感情之事?"
傅強面對楊梅的嚴肅提問,也不好活潑起來,"關於周醫生的感情問題,我們目前只知道他有一個情婦,叫王笑笑。"
"那就夠了,事實上,他也就這點私事,後期他也沒有刻意隱瞞什麼,這點讓我很奇怪,現在也沒想明白,作為一位知名的醫生,他應該有所收斂,並且他與情人的時間並不短,甚至比他的婚姻時間都長,這表示他與情人之間的關系穩定,如果說他想與情人結婚,無所謂曝光,但是他與我的交流中並沒有這個想法,他根本不想拆散家庭,他對妻子鄭小燕也相當關心和呵護,甚至是小心翼翼,這種情況下,他就更應該與情人保持低調,他的這種心理與行為的矛盾令我十分不解。"
"楊老師也分析不出這種矛盾心理麼?"章雨冷不丁冒出一句。
楊梅攤攤手,說:"我的確感到困惑,我想,如果周醫生也接受我的治療,向我坦露心跡的話,我也許能幫助他。"
"可他也是心理治療高手啊。"
"人不能自醫,尤其是心理領域。"楊梅解釋說。
傅強表示明白了,他更關心的是,"鄭小燕的心理疾病與此有關,是嗎?"
"是的,周醫生的情感問題是鄭小燕心理疾病的直接形成原因。"
"請說。"傅強做好了記錄的准備。
"鄭小燕曾經撞見過丈夫偷情現場。"楊梅說。
傅強靜靜等著下文,楊梅卻停了下來。
"沒了?"傅強問。
"沒了,這就是誘發原因,我說得還不夠清楚麼?"楊梅問。
傅強啞然失笑,"很清楚,呵呵,那麼,請說說她的症狀和引起的行為吧。"
"好的,"楊梅起身去檔案櫃裏翻了一會兒,找出一個文件袋,"事實上,這半年鄭小燕已經停止了治療,我有過電話回訪,她表示不再需要治療了。"
"那麼你認為她是不是已經痊愈了呢?"
楊梅搖頭說:"她的這種病症我們稱之為-壓迫型行為影射間歇綜合征-,呵呵,這名字太專業,我簡單解釋一下吧,所謂壓迫型,就是強迫自己的意思,行為影射,就是將外在的行為,或者外人的行為解釋成自己必須去重複的行為,這種理論最早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認為有某些人會根據夢境中看到的情景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引,間歇這個詞容易理解,這說明此病症並不是連續性的,而是受到某種自我暗示的時候,便會表現出來。"
傅強搖搖頭,苦笑道:"還是比較專業,能不能舉些個例來說明一下呢?"
"當然可以,"楊梅說,"比方說,有一個靦腆的男孩,他偶爾會突然表現神勇,甚至去主動挑釁別人,但這種行為並不經常,只在病發的時候,他完全沒有道德價值觀的約束了。那位著名的理發師陶德,事實上正是患了這種-壓迫型行為影射間歇綜合征-,只不過電影編劇出於通俗化的原因給他安排了一個畸戀的理由。"
"那麼,這種病症的成因是什麼?"傅強在一邊飛快地記錄著。
"如果用中文來表達,大概相當於以牙還牙的意思,呵呵,不過還牙的對象是自己,比如剛才說的小男孩,他的童年可能一直受到欺侮毆打,或者他常年目睹身邊發生暴力毆打的場景,這些影像都深深烙在了他的記憶深處,一旦這種影像被激發喚醒,便會以他自己的方式付諸於行動表現出來。"
"好的,非常清楚了,"傅強說,"那麼,請告訴我們鄭小燕的症狀是什麼?"
楊梅突然警覺起來,狡黠地問:"你們是否認為鄭小燕有嫌疑?覺得她有可能在病症發作的時候使用暴力?"
傅強說:"是否有嫌疑還不好說,不過我們並沒有認為她使用暴力,因為周國榮並非因為他人暴力致死。"
"沒錯,鄭小燕並沒有暴力傾向,"楊梅翻著手裏的檔案一邊看著,一邊說:"她的症結在於-欺騙性叛逆行為。"
"什麼是-欺騙性叛逆行為-"?
"那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這種行為帶有明顯的欺騙性,比如我在你身後做一些你看不見的小動作,並且這種小動作還是非常叛逆性的,比如我的小動作是向你開槍,或者從你包裏偷出鑰匙什麼的。"
第20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