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篇

 黃易短篇小說

 黃易 作品,第90頁 / 共63頁  

 大小:

朗讀: 


這幾乎是不用演繹的一首詩,完滿地刻劃了滑鐵盧慘烈和悲壯的一幕。

拿破侖的飛鷹在勝利者威靈頓前一敗塗地,再無翻身之望。

被放逐小島的命運

拿破侖敗回巴黎,在一八一五年六月二十二日被迫退位,後被盟軍放逐往聖赫拿勒烏,病逝時年僅五十二歲。

偉大的王國很快被一個小地方代替

但很快又恢複壯大

在一個更小的地方他放下了君權

紀一.三

十二


這是拿破侖一生的寫照。他攫奪了法國大革命的果實,成為法皇,然後窮兵黷武,將帝國大幅擴展,重畫歐洲地圖,於一八一四年初嘗敗*,被放逐往厄爾巴島(偉大的王國狠快被一個小地方代替),在一八一五年三月一日潛離該島,二十日柢巴黎重新奪權,先擊敗普魯士軍(但根快又恢複壯大),再遇滑鐵盧,被放逐往聖赫拿勒島,慘渡餘生(在一個更小的地方放下軍權)。

諾斯對第一次世界戰的預言,遠不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數量和精細,這是可以理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基本上還是一傷大歐戰的規模,美國只是在最後期加入,所以遠不及第二次大戰的規模,而武器更不在話下。

二國同盟


  

第一次世界大戰形成的背景主要是歐洲的強國分化為兩大陣形,一是德、臭、意的三國同盟;另一邊是英、法、俄的三國協的,兩方劍拔弩張,一條導火線便引發了大戰。

諾斯在紀二第四十三首如此描述:

當…的星出現時

三個偉大的王子會對抗敵人

危如懸卵的和平被天所擊

那「保」、風吹的「鐵巴」,放在灘上的毒蛇

紀一一.四

十三



  

最後一句使人摸不著頭腦,三個偉大的王子一向認為是指德、奧、意的三國聯盟。第一句應是說一顆彗星,當二個聯盟在一八八一年形成時,並沒有甚麽特別顯著的彗星出現,這是首令人難以肯定的詩。

大戰期間的瘟疫

接著的一首卻明顯得多,而且連時間也點了出來:

可怖的戰爭在西方開始

翌年瘟疫降臨

年青、老人、動物均難幸免

血、火、水星、火星、木星在法國

紀九.五

十五



第90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