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史書。這部書以記言為主,所記基本上是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與臣下魏征、王、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關於施政問題的對話以及一些大臣的諫議和勸諫奏疏。此外也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措施。
《貞觀政要》雖記載史實,但不按時間順序組織全書,而是從總結唐太宗治國施政經驗,告誡當今皇上的意</p>
正文
原序
有唐良相曰侍中安陽公、中書令河東公,以時逢聖明,位居宰輔,寅亮帝道,
弼諧王政,恐一物之乖所,慮四維之不張,每克己勵精,緬懷故實,未嘗有乏。
太宗時政化,良足可觀,振古而來,未之有也。至於垂世立教之美,典謨諫奏之
詞,可以弘闡大猷,增崇至道者,爰命不才,備加甄錄,體制大略,鹹發成規。
於是綴集所聞,參詳舊史,撮其指要,舉其宏綱,詞兼質文,義在懲勸,人倫之
紀備矣,軍國之政存焉。凡一帙一十卷,合四十篇,名曰《貞觀政要》。庶乎有
國有家者克遵前軌,擇善而從,則可久之業益彰矣,可大之功尤著矣,豈必祖述
堯、舜,憲章文、武而已哉!其篇目次第列之於左。
卷一 君道第一(凡五章)
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
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
而下亂者。朕每思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禍。若‧嗜滋味,玩悅聲
色,所欲既多,所損亦大,既妨政事,又擾生民。且複出一非理之言,萬姓為之
解體,怨‧既作,離叛亦興。朕每思此,不敢縱逸。」諫議大夫魏徵對曰:「古
者聖哲之主,皆亦近取諸身,故能遠體諸物。昔楚聘詹何,問其理國之要。詹何
對以修身之術。楚王又問理國何如?詹何曰:『未聞身理而國亂者。」陛下所明,
實同古義。」
貞觀二年,太宗問魏徵曰:「何謂為明君暗君?徵曰:「君之所以明者,兼
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詩》雲:『先人有言,詢於芻蕘。』昔唐、虞之
理,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是以聖無不照,故共、鯀之徒,不能塞也;靖言
庸回,不能惑也。秦二世則隱藏其身,捐隔疏賤而偏信趙高,及天下潰叛,不得
聞也。梁武帝偏信朱異,而侯景舉兵向闕,竟不得知也。隋煬帝偏信虞世基,而
諸賊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
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
貞觀十年,太宗謂侍臣曰:「帝王之業,草創與守成孰難?」尚書左仆射房
玄齡對曰:「天地草昧,群雄競起,攻破乃降,戰勝乃克。由此言之,草創為難。」
魏徵對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亂。覆彼昏狡,百姓樂推,四海歸命,天授人與,
乃不為難。然既得之後,志趣驕逸,百姓欲靜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殘而侈務不息,
第1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