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過來說,當冰消融後,千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會被水淹沒,使陸上生物無法生存;而在另一方面,由於不再有冰,又由於陸地面積的減小使陸地上的氣候更為穩定,沙漠也減少了。 因此,在剩下的陸地上,可供生活的土地的百分比也增加了。 至於海洋的體積變化,相對來說是很小的(至多為百分之六或百分之七),所以,海洋生命不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如果海面的升降過程是在幾千年或幾萬年內發生的——過去一直就是這樣的——人類是能夠應付這種變化的。 然而,麻煩有可能出在這裏:人類的工業技術活動一直在把灰塵和二氧化碳吐到大氣中去。 灰塵會擋住一部分太陽輻射,使地球降溫;而二氧化碳卻會把熱量留下來,使地球變暖。 在這兩種效應中,如果有一種在未來的時間裏大大占了上風,地球的溫度就有可能相對迅速地上升或下降。 那樣,或許大陸上將出現冰川、或許冰冠會融化入海。 這兩者都可能在一百年左右發生。 因此,造成災難的將是變化的迅速程度,而不是變化本身。 第34節 據天文學家推測,行星是由一些巨大的氣體和塵埃旋轉形成的,而構成這些氣塵雲的各種元素,其比例一般等於它們在宇宙中通常占有的百分比。 行星中約有百分之九十的原子是氫,還有百分之九是氦,剩下的則包括其他所有元素——主要是氖、氧、碳、氮、氬、硫、矽、鎂、鐵和鋁。 地球的固態球體本身是各種岩石的混合物,由通過化學力結合成緊密分子的鎂、鐵、鋁的矽酸鹽和硫化物所組成。 多餘的鐵則慢慢地沉到岩層下面,形成熾熱的金屬核心。 當地球的這些固體成分聚攏在一起時,也會捕集到一些氣態物質,這些氣體會存在於固體微粒之間,或者與固體形成松散的化學結合。 這些氣體中有氮、氖、氬的原子——它們不與其他元素化合。 此外還有氫原子。 氫或自己成對地結合成氫分子(H2),或與其他原子化合。 它能與氧化合生成水(H2O),與氮化合生成氨(NH3),或與碳化合生成甲烷(CH4)。 隨著構成地球的物質的不斷堆積,壓力就會越來越大,火山噴發也會越來越猛烈,這些氣體就會被擠壓出來。 氫、氦和氖的分子由於太輕,地球留不住,就迅速地逃逸掉了。 剩下來的就組成了大氣。 它們是水蒸汽、氨、甲烷,再加上一點兒氖。 水蒸汽的大部分(不是全部)冷凝下來,就形成了海洋。 木星和土星等行星所具有的也是這種大氣,不過,由於它們的質量相當大,能夠把氫、氦和氖保留下來。 但是,內行星的大氣層已開始進入化學進化階段了。 來自離得很近的太陽的紫外線,把水蒸汽的分子破壞成氫和氧的分子。 氫逃逸掉了,而氧卻留了下來。 它們越聚越多,並且與氨和甲烷發生化合。 氧與氨化合時,生成氮和水;氧與甲烷化合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漸漸地,內行星大氣層的成分就從氨加甲烷變成了氮加二氧化碳。 今天,火星和金星仍然具有這種氮加二氧化碳的大氣層、地球在幾十億年前開始出現生命的時候,一定也是有這種大氣層的。 而且,這種大氣是穩定的。 它一旦形成,總有一部分當紫外線分解水蒸汽時生成的自由氧(其分子式為O2,由兩個氧原子組成)積聚起來。 紫外線還會進一步把這種氧變為臭氧(其分子式為O3,由三個氧原子組成)。 臭氧會吸收紫外線,並把它截住,使它幾乎不能穿過臭氧層進入上層大氣層去分解下層的水分子,因此,大氣層的化學進化即告終止——直到後來又出現了新情況時為止。 在地球上,這種新情況已經出現過了。 在偶然的情況下,有一些生命萌發了,它們能利用可見光來分解水分子。 臭氧層並不阻擋可見光的通過,因此,上述過程(即光合作用)會無限地進行下去。 在光合作用下,二氧化碳被吸收,而氧氣則被釋放出來。 這大概是五億年前開始的。 從那時候起,大氣層就被轉變為今天這種氮氣加氧氣的結構。 第35節 當提到某種物體是「透明的」時,我們是說透過它能看到東西,而並不一定是說所有的光都能穿過這個物體。 比如說,我們可以透過紅玻璃看東西,因此它是透明的,但是,藍光並不能穿過它,一般的玻璃對各種顏色的光都是透明的,但是,它對紫外線和紅外線就很不透明。 設想在陽光下有一幢玻璃房子。 太陽光中的可見光部分都透過了玻璃,並被這幢房屋裏的東西所吸收掉。 房間裏的物體因此而變暖,正象它們在戶外受到陽光的直接照射下會變暖一樣。 因陽光而變暖的物體又會以輻射的形式把這些熱量送出去。 不過,這些物體的溫度並沒有太陽那樣高。 所以,它們並不發出能量很高的可見光,而是發出能量弱得多的紅外線。 經過一段時間後,它們以紅外線形式輻射出去的能量,就會等於它們以可見光形式吸收進來的能量。 這時,溫度就不再變化(當然,這些物體這時要比太陽不照射它們時熱一些)。 處於露天環境中的物體在給出自己的紅外輻射時不會有什麼困難。 但是,在玻璃屋子裏受陽光照射的物體的處境大不相同。 在它們所釋放的紅外輻射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會透過玻璃散發出去,大部分則被反射回來。 結果,能量便在裏面積聚起來。 這樣,室內物體的溫度就會比室外物體的溫度高出不少來。 室內溫度要高到能有足夠多的紅外輻射經過玻璃透射出去,以達到平衡狀態為止。 正因為如此,植物能在戶外溫度足以把它們凍死的季節中在玻璃房屋裏生長。 這種效應使玻璃房屋得名為「溫室」。 這種由於玻璃對可見光十分透明、而對紅外線很不透明的事實而得到多餘熱量的效應,則稱為「溫室效應」。 我們的大氣層幾乎完全是由氧氣、氮氣和氖氣組成的。 這些氣體對於可見光和地球表面變暖時所釋放出的紅外輻射都是十分透明的。 但是,大氣裏還含有0.03%的二氧化碳,它對可見光是透明的,但是對於紅外線卻不怎麼透明。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正象溫室的玻璃一樣。 由於二氧化碳在大氣層中的含量很少,相對地說,溫室效應是次要的。 不過,這已經使得地球比根本沒有二氧化碳時要熱了一點了。 而且,如果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翻上一番,溫室效應就會增強,地球會再暖上幾度。 這就足以使兩極的冰冠逐漸融化。 金星就是具有巨大溫室效應的例子。 它的厚厚的大氣層似乎大部分是二氧化碳。 由於金星比地球離大陽近,天文學家倒是預料到它的溫度會比地球高。 但是,由於原來不曉得金星大氣層的成分,他們沒有考慮到溫室效應的附加效果。 因此,當他們發現金星表面的溫度竟遠遠超過水的沸點(這比他們的預料要高出上百度)時,真是十分驚訝。 第36節 美國和蘇聯所發射的衛星,絕大多數被送到了環繞地球的軌道上。 當然,衛星的軌道有可能與地球表面相交。 這樣,它在轉了一圈之後,就又回到了地球上。 向水星進發的頭兩次飛行就屬於這一類型。 有時,衛星的軌道圍繞地球繞一個很大的圈子,它可以超越過月球的位置。 給月球「背面」拍攝照片的「月球三號」就是這樣的一個。 如果衛星以超過每秒11.2公里的速度向上發射,地球的引力場就無法留住它。 這時,它將進入圍繞太陽運行的獨立軌道——太陽的引力場要比地球的引力場強大,它能系留住運動速度更大的物體。 這種環繞太陽的軌道,有時會與某個天體相交。 撞到月球上(當然是有意這樣做)的「流浪者七號」、「流浪者八號」和「流浪者九號」正屬於這種情況。 繞太陽飛行的衛星,如果不與任何天體相遇,它們就會在橢圓的軌道上無限地飛行下去。 各種各樣的「月球探測器」和「行星探測器」都是如此。 對於圍繞太陽運行的探測器,可以預先計算好它們的軌道,使它們在運轉第一圈時就接近月球(如「先驅者四號」)、金星(如「水手二號」)或火星(如「水手四號」)。 在接近過程中,探測器會把有關自己所靠近的星體及它周圍的空間的情報發送給地球。 接著,探測器會撇下這些天體,繼續繞著太陽運行。 如果探測器不受它所飛越的行星引力場的影響,它最終將回到發射時在空間的位置(不過地球在同一時期內已經沿著自己的軌道走開,不再呆在原來的位置了)。 如果探測器受到它所穿越的行星引力場的影響,那麼,在這個引力的牽制下,探測器會進入一條新軌道。 事實上,每當探測器十分靠近某個大質量物體時,軌道就會有所變化。 因此,人們不可能精確地預料到某個探測器在繞太陽轉過一、兩周後,會處在什麼軌道上。 表達這種運動的方程組太複雜了,根本無法求解。 當然,如果探測器能不斷發出信號,我們就能夠追蹤出它的軌道——特別是當它離地球較近時。 但是,一旦探測器中的電池用竭,航天器即告失蹤:它們無法發出信號,而且又小得觀測不到;所有的探測器最終都會失蹤,這是我們早已料到的事情。 不過,它們還將繞著太陽運行,大概還會處在原來的空間區域內。 它們不會長途跋涉去漫遊其它行星。 既然我們接收不到它們的信號,它們就成了沒有用處的東西,可以被人們當作「星際垃圾」而從名單中劃去。 如果它將來在圍繞太陽運轉時不撞到地球、月球、火星或金星的話,大概會永遠在自己的軌道上轉下去。 第1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你知道嗎》
第13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