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聖經上的話?」亞當姆斯奇怪地問。 「是的;我認識的那位猶太教士說,在創世的第六天的黃昏,上帝萌發了將宇宙毀掉的意願……但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創造了人來支撐宇宙……所以說我們是在創世第六日。 」 「怎麼會?」 「您記得前天巴爾希特提到了鳥日麼?他講到鳥日的時候是第四天。 按照創世學說,正是這天創造了烏類。 昨天他講到魚日,魚是第五天創造的。 今天他講到了宇宙的毀滅,而今天正好是第六天,也就是說,今天上帝創造了人以不讓宇宙毀掉!」 「創世學說與咱們這件事又有什麼關系呢?」 「我不知道,但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倒計時的狀態之中……」 講到「倒計時狀態」時,他的語氣是那麼自然,但亞當姆斯卻反而糊塗了: 「您說是……宇宙毀滅的倒計時?」 他這樣問是因為他想:如果「好人」不能支撐宇宙使其長存,而只能伴隨它進入絕滅,然後再到達彼岸,那麼這時還有彼岸麼?所以他又問: 「我們的宇宙消亡後,還有另一個宇宙麼?或者只剩下一個無邊的虛茫呢?一我們的理論不排除宇宙之後還存在其他宇宙,也不排除在這之前也曾有過宇宙。 例如林德教授就說過:「遠在混飩玄黃之時,宇宙就如肥皂泡般地不斷生息,如此直至未來6宇宙猶如一個可以反複顛倒的漏沙計時器,其沙粒在爆裂中一粒粒地漏過來,又翻轉過去。 」另一位名叫托侖的教授認為;過去曾有多個宇宙相繼而來,將來也會接踵而去;每個新生宇宙均保存前一宇宙的最後的值,即前一宇宙的痕跡。 您看,人類可從一個宇宙搬到另一個宇宙的東西,不僅僅只有玉米,而且還有嫡,即把一切理順和找到規律的能力……您問這些幹什麼?怕字宙消失了?我認識的那個教士知道如何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 「又是聖經!您簡直和我的老祖父一模一樣!」 「當然羅!咱們是在知識發達的國家嘛!」 「您的那位教士有什麼拯救宇宙的秘方?」 「了解了宇宙的規律,就能讓這些規律起作用,也就能保持其原狀。 」 「啊,聖經也認為一個人就可以支撐宇宙麼?」 「是的,但決非是隨便的一個人!只會祈禱的弱者不行,征服宇宙的強人也不行,而是要有良知並進行探索的人。 人類和上帝是這樣約定的:『學習,探索。 思考:是為永生。 』以色列先知伊賽亞說:「沒有約盟,我就無力創造調整宇宙的規律。 」約盟是以學習為基礎的,學習是宇宙的支柱,它能幫助人類克服惰性,抵制誘惑;人類不學習了,宇宙也就垮掉了。 這個理論怎麼樣?很漂亮吧?」 此後二人沉默了很久,迎面來了一群孩子,騎著不系鞍鑒的高頭大馬向東馳去,和他們的年齡極不相稱。 很明顯,都是些納瓦霍人!威爾菲爾德加快了速度,好像要快點返家。 亞當姆斯不由得想起巴爾希特,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他該等得多著急呀!如果友玲沒說假話,那他還有拯救自己後代的機會,他會不會有後呢? 他忽然想到聖經中的一句話,這句話與威爾菲爾德的議論不大一樣,就說: 「我記得聖經排除了在我們的宇宙之前還存在過其他宇宙的可能。 」 「是哪句話?」 「《創世記》開篇第一句說:「開創之初……」這就意味著在此以前什麼也不存在!」 「那是個翻譯錯誤!我已告訴過您,應理解為『經過一再開創』……或譯成「在上帝的頭腦裏……」總之,不能譯成」開創之初…… 「那有什麼區別呢?」 「上帝把一切都想到了。 他先在頭腦裏醞釀了一個雛形,故謂『宇宙在他頭腦裏』。 」 過了一陣,他又道: 「您知道希伯萊丈的聖經開篇第一個字是什麼嗎?就是譯成『開創』或『頭腦』的那個字?」 「不知道。 有什麼講究呢?」 「那個字叫貝爾希特。 」 「是嗎?那又怎麼樣?」 「『貝爾希特』,巴爾希特……」 一霎間,亞當姆斯覺著世上沒有單純的東西了,他遲疑著說: 「您認為……」 第6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大爆炸》
第65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