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 威爾菲爾德又走到黑板邊,一面說一面寫著數字: 「2500萬年以前,一顆彗星把當時三分之二的生物絕滅了,其中包括恐龍。 」 「我也讀到過此說,但這是一種假設……」亞當姆斯提醒他。 我和大部分專家們都認為,正是彗星撞擊引發K,T,另一些專家則認為K。 T。 是火山爆發,或經過10萬年的演變而成。 」 「什麼是K,T,?」 「K是白奎紀,T是第三紀的字頭,合起來代表從白聖紀到第三紀的過渡。 」 「怎麼肯定這遠古時期一定發生了這種生態災難呢?又找不到蹤跡為證!」 威爾菲爾德又坐到小凳上,這是他熱衷的話題,所以講得眉飛色舞: 「有蹤跡,也找得到。 像所有的重大科學發現一樣,這些蹤跡也都是偶然發現的。 幾年前幾個地質專家在意大利的古比奧的古老土層中發現了大量的銥元素,這是個不解之謎,因為銥元素在地球形成的時候並不存在,它是和鉑,銠。 鈀以及絕大部分鐵一同隨著隕星進入地球深處的,因當時地殼還是軟的,正處在溶化狀態。 這些銥原素怎麼會集中生成,只能用隕石降落來解釋,但又找不到隕石。 更怪的是,全世界的銥元素很多,而且都在淺土層。 那麼就只能作出另一個唯一可能的設想,即是一個隕星落在地球某一點上,揚起了含銥元素的塵埃,在大氣中形成飄散雲團,然後散落到全球表面。 」 「銥元素雲層?」 「可以這樣稱謂。 」 「那麼這個隕落物體就相當巨大了。 」 「其直徑至少為10公里,但在地面上卻到處找不到。 後來,又出乎意料地出現了些證據,表明該物體的確存在過。 」 「說來說去,也不過是一廂情願的設想。 這麼一個碩大無朋的東西落在地面上總會留下明顯的印記,早該被發現了。 」 「已經發現了!」威爾菲爾德看到對方驚奇的臉色,頗為洋洋自得。 「在哪兒?」 「不久以前,在尤加但邊遠地區測繪了一座直徑為180公里的環形山,此山名叫赤克祖魯,其年齡與意大利的古比奧土層完全一樣,都是65m萬年。 在環形山的附近,又發現了造型奇特的石英石,這種石英石只能在高壓高溫下才能形成。 這種極強的壓力和溫度,也只有蓄星撞擊才能產生。 此外,在地底深處又發現了無數海洋生物的遺骸,只有撞擊掀起的驚濤駭浪,才能將這些生物沖到那裏。 」 「尤加但在墨西哥灣,一顆隕星落到那裏竟波及到意大利,簡直不可思議!」 「那是您想像不出這次撞擊的力度。 」 亞當姆斯不由得又想起巴爾希特,他問: 「隕石怎麼會造成恐龍消失呢?」 「撞擊之初,引發了地震,海嘯,風暴和大火……幾百噸散落物遮天蔽日,數日不散。 」 亞當姆斯顫抖了一下,他說: 「完全和巴爾希特所講的銳夫塔脫昔星一樣。 」 兩人沉默了一陣,老學者又說: 「所以聽了您講的一切,我十分驚訝。 6500萬年前,黑暗和寒冷曾經籠罩地球數月之久,接著普降酸雨,地球在幾十年中溫度持續下落,大部分生物都相繼絕滅。 那時哺乳動物體形還小,可以隱藏地下,但恐龍就不行了。 如果不是這顆隕星,哺乳動物永遠無法戰勝恐龍。 」 「您認為要是銳夫塔彗星星隕落地面,上面的情況會再次重演麼?」 「從理論上講完全可能。 過去,一顆隕星消滅了地球上某一個特定形式的生命,使它讓位於我們人類,假設將來有同樣大小的隕星再落地面,我們也會有恐龍的後果。 而且人類的抵抗力,與其哺乳動物祖先相比,要脆弱得多,每過幾千萬年,都有一次這種碰撞的可能,前一次碰撞發生在650萬年前,您自己計算一下吧。 」 「概率極小……」 「我不能苟同,按照我們目前的計算,是每500萬年一次,而隕星落到陸地並對人類造成危險者,每3000萬年一次。 但這種危險也不容忽略,只是當政者和科研當局都故意視而不見。 」 「別瞎猜了,您總是疑神疑鬼!」 「不,我倒是支持這種態度。 」 第1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大爆炸》
第12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