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篇

 穿越之這一代

大臉師太 作品,第37頁 / 共85頁  

 大小:

朗讀: 

張磊懷裏揣著學校發下來的三百塊錢高興地往家裏趕,他打算拿出100塊留在家,剩下的200下午去華師大給盧秀貞一個驚喜,他想到當初幫學校做高考內容的整理等出版教材後可能會給他們十個人分點辛苦費,但沒想到有這麼多,真是意外!

走到弄堂口就看到張媽媽一手抱著被子,一手提著個躺椅正出來,他趕緊接過來往太陽頭最足的地方把躺椅放平,把被子攤開抖了抖。

張媽媽看見兒子回來趕緊把他拉進門「熱伐!快喝水!今天在家裏歇伐!媽去買點排骨。」

「不用的,媽,我一會還要去學校的,晚上吃完回來睡。」連灌兩杯水,熱氣總算壓下去點「媽,這個你放好」,掏出一百塊錢給老娘。

「你不要太省了,吃飯、買書夠用伐!」張媽媽接過錢有點擔心,自己這個兒子平時除了吃飯買書就不花錢了,這一百不知道哪裏省出來的,哎!好在阿四明年要考大學了,要是考上有學校補助,考不上出去上班就算又解放了一個。

「放心吧!一點餓不著,你兒媳婦經常給我開小灶的。」看到媽媽擔憂的樣子,張磊故意做了個怪腔逗弄她。

「真的啊!哎喲!什麼時候你們課不忙的時候來家裏玩玩啊!媽媽肯定燒好小菜。」張媽媽很想見見盧秀貞,就憑張磊還在插隊她就不嫌棄自家負擔重,以後不管她做什麼自己都會容忍三分的。

「快了,她大哥馬上要高考了,等放榜回頭她就有心情了。」

「對對,高考重要的,先不要跟她講了,噢!講到女朋友我要跟你商量個事的呀!」張媽媽趕緊拉著他把張森丈母娘家提的要求講了一下。

張磊沉吟了一下,「這個事我想想,過幾天沒課的時候我回來一趟再說。」

打量了一下自己家裏,位置在弄堂最裏面,爸爸在世時把和隔壁弄堂相通的一小段攔下來搭蓋了一個4平米的灶披間做飯洗澡用,導致當時家家戶戶有樣學樣,鄰裏之間為了多加蓋1平米吵得雞飛狗跳。屋子就是一室一廳,面積一共才19平米,現在媽媽帶著兩個妹妹住在裏屋,外面一間放了個折疊的木頭沙發,晚上要用就攤開來,可以睡兩個人,白天收起來有人客來就用作接待,自己當年插/隊不在家,現在住學校,基本家裏就是這麼個情況。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要是以前,立馬可以把廳裏隔出一間給張森做新房,可現在就不能這麼簡單粗暴了,過兩年自己也要成家的,到時候不知道住房怎麼解決,畢竟自己是老大,家裏老娘還是要靠自己的,這事還是跟秀貞商量一下,看看她有什麼打算。

40殫精竭慮

「所以呢!你現在告訴我什麼意思啊!」盧秀貞把兩百塊用手絹包好放在衣服內袋裏。

「當然是跟你商量啊!以後都是一家人,房子是大事,怎麼住要提前打好量的。」

「那麼點地方隔開了以後你四弟弟和你還有地方住麼?只能換房嘍!」

「你也覺得隔開不好吧!那只能換房了,咱們一塊先去換房自由市場看看吧!要是有合適的得趕緊去領登記表。」

「行,你等一下,要帶紙筆,我上樓趟。」

目前上海市除了去房管所換房,大多數人還是習慣在群眾自發組織的市場私下成交,有名的換房市場為了交易方便,大概有十幾個都在房管所附近,徐匯區的上海跳水池、虹口區的昆山花園、普陀區曹安房管所門口、靜安區愚園房管所、閘北區彭浦新村房管所均是如此。

張磊和盧秀貞先來到了最大的淡水路換房市場,人非常多,有的看著看著就和旁邊的人相互了解起了各自的情況,馬路邊的樹之間都吊著一根根繩子,繩子上面垂下來一張張紙條,上面寫著各自擁有的房子情況和希望換到的房子的要求。

換房想要成功最關鍵就是「門當戶對」四個字,先要根據你房子的面積、朝向、有無獨立煤衛和地段對自己的房子有一個客觀的評價,然後就是要求,是一分二呢!還是二並一!是好地段小房子換到地段差大房子、還是浦東換到浦西!放棄獨立煤氣的,可以多換四個平米,放棄一個抽水馬桶可以多換兩個平米,統統都有行情!

張磊家居住面積是19平米,一室一廳,優勢就是市中心地段好,灶間4平米雖然沒有煤氣和衛浴但是是獨立使用的,他的最終目的是要換面積大些有隔斷的房子,有無煤衛不是必須條件。

看了一大圈,整理了一下覺得可能會有用的信息,兩人又跑了一趟跳水池的交易市場,晚上在外面吃的飯。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看來你想一步到位太難了,估計要多換兩次才能曲線救國。」盧秀貞算是見識了,據說有的人15個月內換了四套房,上海人民在這個上面智慧真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只能這樣了,我明天先去辦登記證,這兩天先去這幾個地方看看。」張磊在紙上畫著圈。

用了兩天時間,他們最終圈定了兩家人,有一戶男的手上是套單位分在東昌路碼頭附近的新公房,朝南朝北各一間小臥室,面積16.3平米,煤衛是獨立的,他想換一套離淮海路近點的房子,上下班方便,大小可以商量,衛生間有沒有不做要求,但要有煤氣。

當時浦東和浦西通過擺渡雖然已經來往頻繁,但是和浦西的繁華相比,浦東還是顯得太荒涼,這家房子新,有煤衛聽著是不錯,但是就因為在浦東所以好地段的房子不可能換到太大的,這在當時人們說的「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中就可窺知一二。

還有一家盧灣的老公房,因為男主人腿腳有毛病,年紀越大上下樓越困難,就想把在三樓的房子換到一樓,他是一個12平米朝南的單間加一個屋子對面7平米的雜物間,有煤氣,廁所是大家共用的那種蹲坑,對他來說上廁所太痛苦,希望那兩間能換到一個一樓差不多地段的房子。

此時張磊拿著在房管部門辦下的《住房使用交換登記證》,這意味著他已經可以跟人家直接換房了,他先去浦東那家人家談,把手繪的三樓公房的平面圖給人家看了,複興路朝南12平米,有煤氣加上公共廁所換一套「鄉下」16.3平米,有浴缸有抽水馬桶的房子,條件現在看著是有點苛刻,可在當時只要生過煤球爐的人家就知道有煤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再加上這家主要是為了上班方便,所以馬上就拍板可以交換。70年代的人都非常講誠信,張磊跟他約好一周內去辦手續,就馬不停蹄又往盧灣那家三樓換房的人家趕。

想要上只角的房子,就得做好煤衛不全的准備,張磊他們家灶間因為是自己加蓋的,裏面可以隨意按自己喜好改動,弄的好了可以砌個高點的馬桶座位,這點打動了秦師傅。

最後結果就是跟秦師傅把自家黃浦區西藏中路的房子先換掉,然後拿著秦師傅12平米那間連著煤氣的跟東昌路那家交換,(廁所反正就是在那裏三戶公用的,不用特意換)7平米的雜物間被張磊扣在了手裏,尋找合適機會可以再次動作一番。

東昌路這邊說是浦東,其實從十六鋪碼頭擺渡上來走一刻鐘就到了,交通非常方便,家裏上班的,上學的跟以前相比就是過一條黃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