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篇

 穿越之這一代

大臉師太 作品,第33頁 / 共85頁  

 大小:

朗讀: 

「這個盧秀貞了解,讓她給我們講講。」甘瓊婷立刻就把同學賣了,盧秀貞撫額,「這個我們可以參考下別的學校,據我所知上師大正在創辦《百草園》,很多地方我們都可以借鑒。」

「那你說說」旁邊的同學紛紛出聲。

「好,我簡單講講,稍後大家集思廣益。首先就是刊物的名稱、創刊詞和宗旨,還有就是到底是月刊還是季刊亦或者時間更長些,這些是第一批要確定好的。」邊上有同學已經在記錄「第二批要確定的就是刊物的工作人員,誰主編(每位編輯負責一項專欄)、誰審稿(稿源要穩定好)、誰負責外聯(包括請學校領導題詞、做顧問)、印刷、誰去籌款,這些都做到位了,就是最後的銷售,往哪裏賣,定價多少?」

說完這些,大家都議論起來。

「印刷的話問題不大,我媽媽就在學校印刷廠,我可以去問問價格還有起刊量、開數這些問題。」班上一個叫做鄧葉文的男生扶了扶眼鏡把這個活包攬了,負責記錄的同學就在印刷一欄後面記錄了他的名字,以後相關事宜都得找他聯系;

「籌款的事先去問問學校吧!爭取申請一筆下來。」龔月敏決定一會就去校辦找熟悉的老師幫幫忙。

「稿源好辦,我們先定好專欄有哪些,詩歌、小說、散文可以在中文系裏發動幾個班級投稿後選出來,報告文學、劇本、學術信息、政論性和評論性的文章可以在廣播裏發動全校的同學投稿,作為我們77級第一本刊物,我想大家一定會給予支持的。」徐明沉吟後也很快做出了安排。

「審稿我們可以投票選出中文系的六位編輯,其他的可以找各科老師幫忙,設計交給我吧!我知道02班有個同學繪畫特別好。」宣傳委員徐靜亞對於這方面還是有自信的。

「大家都說了這麼多,那我就來談談銷路的問題吧!我的意思是預售雜志!」其實預售這個概念很早就有,只不過乍一下沒人想到可以用在賣雜志上「我們身邊總有同學、鄰居、親朋好友上大學,大家可以先發動這些熟人然後找到他們學校中文系,或者有刊物的可以找到負責人,不拘泥本市還是外地,各大高校建立互相交換訂閱,按照訂閱量先付一半的書資,剩下的一半寄書時補齊了就可以,這個外聯工作我參與一份,希望班上剩下的所有同學都參與進來,這樣才無愧於我們7703創刊的事實!」盧秀貞把想法吐露就等大家表態。

此話一出,群情盎然,打醬油的事情自然大家都不會有心氣,可全程參與就不一樣了,想想創刊號上有一筆7703所有同學,那時何等愜意。

甘瓊婷作為第一個提出創刊設想的人,擔負了中文系幾個班級的聯絡工作,並負責把今天記錄的內容整理謄寫完後組織一次各班級代表的會議,以便能夠更快更好地按人頭分布任務。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在多方組織周旋下,學校最終答應借款2000元給中文系籌辦刊物,並出借了一間辦公室給編輯人員作為場所,再加上其他高校反饋過來的消息,最後定名為《先鋒》的綜合性校級刊物已經勢在必行,最終引起的蝴蝶效應則是轉年各校雨後春筍般的文學期刊紛紛面世,吉林大學的《紅葉》、南京大學的《耕耘》、北京大學的《未名湖》、北師大的《初航》、南開的《南開園》、武大的《紅楓葉》……這些文學價值和社會價值極高的刊物承載了這一代大學生的青春記憶,也是77級在中國當代文學史留下的不可磨滅的一筆。

37懸而未決

「你們學校最近在忙什麼?」陳綺菲炒著菜,今天四個人聚會。

「我們中文系最近在篩選稿件,不是辦了個校刊麼!」盧秀貞在一旁端著盤子給遞個東西什麼的。

「噢!看來進展挺順利,我最近在幫系裏整理資料呢!」

「什麼資料?有要幫忙的地方麼?」

「還真有,你高考時整理的那材料借我看看,我們學校要趕在這個月出版一些考生指導之類的卷子,每個系都有任務,我被選出來參與整理高考作文的資料。」手腳麻利一邊炒菜一邊回話 「回頭我跟你回家拿去,省的你還跑過來。」

「別全拿走,給我留點啊!」張磊在屋裏聽到他們兩個在過道說這事趕緊喊了一聲「我們學校最近也在印複習材料,我也有理科任務的,回頭材料拿過來我也謄抄一下。」

「看來交大和上師大開放的夠快的啊!」盧秀貞才記起來原來不知不覺間78級的高考就快來啦!「被你們一提我想起來了,我大哥今年快參加考試了,不行,我回去得給報社投個稿。」

「怎麼啦!」

盧秀貞就把盧秀鴻去年要參加考試結果被截胡的事說了出來,周敬平聽了就嗤笑一聲「那個廠長去年能這麼打發你哥,今年就還能這麼說!你只要顧忌到工作、戶口,他就有辦法掐住你的脈門。」

「要是把工作辭了倒是不用廠裏給報名,可戶口還在單位啊!到時考上了一樣可以不讓你遷走。」陳綺菲想了個轍,不過馬上又否定了。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到時考上了先報道,戶口的事能不能讓學校出面解決呢!總不能不試試就被攔下吧!」張磊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他們是趕上了好單位,但是從寢室裏同學那了解到的就有許多地方對知/青報考高校人為的設置了很多障礙。

許多生產隊借口農忙、以影響生產任務的完成為理由不但不提供便利條件還不批准知/青請假複習,一些幹部甚至直言不諱他們有自己的土政策,「凡是耽誤一天工的,不但扣口糧還要倒扣一天工分!」

「有本事自己愛去哪考去哪考,反正隊裏不給報(名)。」

「我回去先寫篇文章反應一下這個情況,寫的嚴重些,往zheng zhi路線上靠一靠,看看能不能引起重視,實在不行我去市政府門口投件去。」中/央都已經三令五申「不必領導批准」「自願報考」,可總是有那麼一群不知出於什麼心態的人陽奉陰違,想到大哥明明才華橫溢卻偏偏比家裏其他人莫名低了一屆,盧秀貞就非常生氣。

提起這個當然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張磊就問周敬平這幾個月下來生活習慣麼、在幹些什麼?

「踩了幾個點,已經聯系好細節打算做點小菜的生意。」

「敬平,有什麼我們能幫的上的就直說,畢竟我們都是本地人,親戚朋友多也多條路子,再不濟,兄弟擼起袖子還能幫你抗包呢!」

周敬平端起酒杯子跟張磊走了一個「哥們心裏都知道,現在還能撐得下去,等哪天搞砸了再找你們幫忙。」

「敬平,你打算賣什麼?在哪裏賣?」現在的買賣無非也就是買進賣出,盧秀貞只是好奇他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