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百鳴在電影上的牛氣,最早是怎麼體現出來的呢?
黃百鳴年輕時是一個普通的銀行經理。香港銀行都是私立銀行,收入靠自己跑出來,由於他初入職場,經驗不足,且數學水平不高,薪水一直很低,勉強糊口。
眼看這樣下去是沒有什麼前途了,他開始尋找新的出路。當時,他看到演藝界容易出名,容易賺到高薪,就設法進入澳門綠村廣播電台任播音員、編輯,後又轉入香港青藝話劇社,任編劇、導演兼演員。1970年代,香港電視的黃金時期,黃百鳴看到做電視薪水不低,就決定做一名電視人。經過努力,他加入了無線電視當演員。
剛開始時,黃百鳴參演了一些電視劇集,比如《民間傳奇》、《四進士》、《殺狗記》之類。由於角色沒有 什麼影響,又大多是配角,他的收入依然很低。他又開始尋找新路。他清楚地看到,由於自己長相平平,一般不容易做主角,於是決定,從編劇做起。
管理牛人:公司發展之輪上的潤滑劑(3)
「做不了最好的明星,可以做最好的編劇。」這是他對自己的定位。這種明確清晰的定位,可以說是他的「職場牛人」生涯的正式開始。做職場牛人,要真正牛起來,就是要從自己最合適的、最有可能做到最好的專業和崗位著手。這一點,黃百鳴做對了。之後,他開始寫劇本。他在1976年編寫的電視連續劇《黃飛鴻》、《逼上梁山》等劇本,受到業內外人士的歡迎,這使他得以進入電影界任編劇。1978年,他寫出的劇本《漩渦》被拍成電影,正式作為編劇走進了電影圈,隨即與朋友一起創辦電影制作公司。
1980年代是香港電影新浪潮崛起的年代,電影市場漸漸興旺。黃百鳴成為職場牛人的可能 性,進一步提高。在編劇上成為牛人之後,他主動地擴大了工作範圍,試圖讓自己從專業牛人過渡到管理牛人和外聯牛人。他果真做到了。
1980年,他與麥嘉、石天合作,成立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並擔任行政總監。做過編劇的他,以給自己定位的經驗,開始給公司定位:做最牛的喜劇。於是,公司專拍喜劇。1982年拍攝的《最佳拍檔》轟動全香港,票房勁收2700萬,超過同期上映的武俠片《少林寺》、《龍少爺》和《十八般武藝》,成為迄今香港最高入場人次的港產片。之後,他們又拍出《小生怕怕》、《開心鬼》系列、《恭喜發財》等等,每部電影都達到超過千萬的票房。
逐漸成功的黃百鳴再接再厲,又在1983年編寫描寫退伍老兵與養女阿美間情感悲劇的《搭錯車》,結果竟然創下當時台灣電影的最高票房紀錄,又於當年獲得第二十屆台灣金馬獎11項提名,最後獲最佳作品獎等五項獎。同年,他又編寫《最佳拍檔》,同樣成績不俗,獲得第二屆香港金像獎最受歡迎華語片獎。《最佳拍檔》後來連拍了很多集。
這樣還不夠,他又拓寬事業路子,努力爭做全能型的牛人。他開始在許多自己編寫的電影裏主動出演主角,並因主演了《開心鬼》而變成一個喜劇明星,薪水更是高漲。
由於定位的成功,當時他所在的新藝城成為了港產片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之一,他也水漲船高地成為電視圈的職場最牛人之一。
事業做到這一步,再進一步,只有當董事長了。從員工如何做到董事長?其實,只要成為真正的「職場牛人」,做董事長就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後來,他果真做成了。
管理牛人:公司發展之輪上的潤滑劑(4)
在原來的新藝城公司結束以後,黃百鳴再成立東方電影發行有限公司,做成了大股東、大老板。公司成立一兩年後,黃百鳴監制的1992年賀歲電影《家有‧質隆反蠡臒曬Γ‧〉昧‧900萬票房,再度打破曆來港產片票房。1997年拍成的續集《97家有喜事》也取得了4000萬票房。他旗下的不少演員和導演都因他的電影而走紅,其中有張國榮、周星馳、鄭裕玲、袁潔瑩、周潤發等演員和高志森、張堅庭、鄭則士等導演。
這幾年,他又與導演徐克、葉偉信和演員甄子丹合作,擔任徐克《七劍》、《深海尋人》等片的制作人,又先後制作了《龍虎門》、《導火線》、《葉問》等。這些電影,都取得了較好的票房成績。2009年,他制作了賀歲喜劇《家有喜事2009》,並出任主演。
現在,他一直作為東方電影有限公司董事長而現身電視圈,共拍了四五十部電影,其中《白發魔女傳》、《夜半歌聲》、《半生緣》,都是最牛的作品。
可以說,他從新藝城公司開始的電影人生涯,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管理牛人在職場奮鬥的生涯。自從他開始擔任監制、制作人開始,他就已經把重心放在了管理、溝通、協調上。以後盡管還繼續做演員和導演,但著力的焦點,始終是制作管理。
他作為一個管理牛人的成績,一直受到業內外的肯定。
就這樣,經過20多年的努力,黃百鳴終於成為香港電影界的一代牛人,薪資收入從最初幾萬到後來的幾十萬,一直到最後的幾千萬,一路看漲。
在黃百鳴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種不同於蘋果公司史蒂夫·喬布斯的那種牛人。我們看到,黃百鳴一路走來,終於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電影圈的牛人。
作為一種靠自己的定位而成就的牛人,他一直精心圍繞著一個主題而進行職場奮鬥:以管理牛人為主導,專業牛人、管理牛人、外聯牛人三者兼具。
終於,這個長相普通、才能平凡、出身下層的男人,通過這樣的努力,成為了一代牛人,聞名全球華人圈,年收入在最高峰時達到幾個億。
外聯牛人:公司的一張對外微笑的臉(1)
外聯牛人:公司的一張對外微笑的臉
誠如我們在上面所說,真正的職場牛人,往往兼具三者。他既是具有高度專業技能的專業牛人,又是可以負責各個部門,並可以在部門間、專業間進行協調的管理牛人,還是一個能夠整合好各種外部關系的外聯牛人。
但話說回來,雖然一個真正的職場牛人必是三類兼具的人,但在具體的職場環境裏,又會有所側重。如果說,史蒂夫·喬布斯是在三類兼具的基礎上側重於專業牛人、黃百鳴是在三類兼具的基礎上側重於管理牛人的話,那麼有些牛人,則是側重於公司外交的。
在職場牛人的三個 類型中,外聯牛人的最佳表現,就是把企業從小做到大,再做到上市。上市,是一個職場牛人在公司外聯上的最大贏面。
2010年12月8日,優酷終於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以每股12.8美元價格發售1580萬美國存托股票,融資2.03億美元。掛牌當日,優酷以27美元開盤,盤中最高至37美元,收盤報33.44美元,漲幅高達161.25%。按收盤價計算,優酷市值達到34億美元,一舉成為騰訊、百度、阿裏、網易、新浪之後,中國市值第六大的互聯網公司。
優酷在美國資本市場的上市成功,使得優酷首席執行官古永鏘成為億萬富翁。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文件顯示,優酷CEO古永鏘擁有6.45億股的普通股,占比41.48%。按首日收盤價計算,古永鏘的身價達到14.14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高達94億元。
優酷CEO古永鏘作為一個職場牛人,不但促成了優酷在美國的上市,還使它的員工大多成為百萬富翁。
古永鏘以下,優酷普通員工期權人均超過49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近300萬元,算上成本也有200萬元。根據公式:員工期權價值=股票價值-行權成本(公司給員工的買入價)-稅費。在優酷發放的1.395億普通股期權中,普通員工擁有1.06億普通股。員工的期權按照每個人的工作年限,從入職開始算,滿一年就可以釋放期權,以後每季度釋放一部分,總的大概四年。照此推算,以一名入職優酷近1年的員工的期權收益來估算,其持股4萬普通股,行權成本0.4美元,若按照稅率20%來計算,未來其真正獲得期權收益是近6.2萬美元(40000份數/18×42股價-0.4行權成本×40000)×(1-20%),折合人民幣近42萬元。目前,優酷共有員工近500名,若以1.06億普通股和平均行權成本0.2美元,稅費20%計算,優酷員工期權價值在1.6億美元左右,人均近30萬美元,合計人民幣人均近200萬元。
這是古永鏘20年職業生涯的輝煌高峰,同時,也是在他帶領下的優酷員工們個人成功的輝煌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