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篇

 工資翻倍計劃

郝瑋剛 宋江 .. 作品,第17頁 / 共30頁  

 大小:

朗讀: 

蘋果公司這種狂飆突進式的市場表現,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證明了喬布斯不但是一個技術牛人,更是一個商業牛人。

專業牛人:以專業技能稱雄職場(7)

但與此同時,喬布斯還是一個管理牛人。

他在管理上的牛氣主要體現在,為了他最看重的產品特色,他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系列變革措施,其中最值得稱道的表現是:他一上任就迅速砍掉了沒有特色的業務。他說:我們不必保證每個決定都是正確的,只要大多數的決定正確即可。因此不必害怕。有許多難以做出的決定,像砍掉無特色的業務。

在公司已經節節虧損的情況下,砍掉業務是需要勇氣的;砍掉有些還在盈利的業務,更是需要過人的智慧。

他一直保持著當初創業時的追求:求新、求變,天天要有新點子。作為CEO,他不可能深入到產品細節的研究中去,但他在睡覺前,一定會冒出一些平時想不到的點子。他不斷地和消費者們討論創意點子,在互聯網的六個新聞站點上登記注冊,每天收到大約300份電子郵件,與一些素不相識的人一起暢談。

1997年,喬布斯被評為「最成功的管理者」。這說明他在重返蘋果公司、擔任CEO後的一系列管理舉措,經受了市場的考驗,獲得了業界的承認。在他的管理下,2011年3月3日,在美國《財富》雜志評出的全球「最受尊敬企業」排行榜中,蘋果公司第四次名列榜首。

這,就是一個牛人管理的公司。

這,就是一個牛人創建的公司。

這,就是一個牛人公司。

眾所周知,蘋果牛人公司是由一群人打造出來的,那麼,喬布斯這個牛人,是由策劃公司或他自己打造出來的嗎?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答案是:不明。

其實,「牛人」的單面形象是不是打造出來的,並不重要。就算史蒂夫·喬布斯的「全球職場牛人」形象不是規劃出來的,是隨著他的個性發展逐漸形成的,這「牛人」的形象,仍然值得年輕人仿效。不妨這樣說,職場牛人,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刻意培養的。如果你羨慕喬布斯行事處世的方式,羨慕他的一美元薪水背後的天文數字收入,你就可以從現在開始規劃做一個職場牛人。牛人,使你的收入遠遠超越一般的薪水,也使你自己獲得一個跳躍式的發展。

管理牛人:公司發展之輪上的潤滑劑(1)

管理牛人:公司發展之輪上的潤滑劑

史蒂夫·喬布斯的「職場牛人」形象,是在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而有些職場牛人的形象,則是精心打造的。

如上所述,真正的職場牛人,往往兼具三者。首先,他是專業牛人。他具有高度的專業技能。他會在某一方面、某一領域學有所長、業有專攻,在合適的崗位上做著合適的事。其次,他是管理牛人,他作為一個管理者,既要負責各個部門,又要在部門間、專業間進行協調。他以他的管理能力,使公司獲得穩定的發展和擴張。第三,他是一個外聯牛人。他會在內部整合好各方面關系的同時,整合好各種外部關系,無論是與客戶、與政府各級主管部門、與消費者,都要搞好關系。他作為外交方面特牛的員工,可以為公司帶來無可估量的發展可能。

這樣的職場牛人,已經不用和老板談薪水,老板會自己給他加薪水,甚至,還會給他股票期權。

怎樣把自己打造成為這種牛人呢?

逐條分析起來,就是做到幾點:

一是在自己所在的崗位上做到最好。先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讓崗位適合自己的專業、興趣,然後,和崗位同進退。如果有些崗位實在不合適,但你已經站在了這個崗位上,那就讓自己適應它,再進一步提高自己。

二是除了自己的崗位,在另外不屬於自己的一到兩個崗位上有合適的動作,然後學會崗位協調。這其實是讓自己通過崗位基礎工作,逐 漸接觸和學習協調和管理。慢慢地,你就會超越某個特定的崗位,成為橫跨崗位的資深人員或管理人員。

三是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多幫公司解決一些外部問題。這其實是公司董事會、或者公關部、或者營銷部的工作。但在倡導全員營銷的今天,即使你的工作與營銷公關毫無關系,你也是公司的一名潛在的、無形的營銷人員。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做到以上三者,你就會成就一名職場牛人。

這種牛人,就是靠自己刻意努力,精心打造出來的。在香港影視圈,一個長相普通、才能平凡、出身下層的男人,就是通過這樣的努力,成為了一代牛人,聞名全球華人圈,年收入在最高峰時達到幾個億。他就是黃百鳴。

管理牛人:公司發展之輪上的潤滑劑(2)

香港影視界有很多牛人,但兼具專業牛人、管理牛人、外聯牛人三者的不多,黃百鳴算一個。

盡管我們說過,一個真正的職場牛人,必是三類兼具的人,但是,在具體的職場環境裏,又會有所側重。如果說,史蒂夫·喬布斯是在三類兼具的基礎上側重於專業牛人的話,那麼,黃百鳴是在三類兼具的基礎上側重於管理牛人。

黃百鳴作為香港著名電影人,現在的身份是北京東方新青年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電影制作發行協會主席、東方娛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可以說是備極榮耀。他最初是一個編劇,他的《搭錯車》、《最佳拍檔》、《何必有我》和《阿郎的故事》都是名片,曾使四個男主角當上影帝。之後,他又兼任導演與演員。他所導演的5部電影,都打破香港票房紀錄。他又是演員,是香港賀歲片的一位代表人物,參與的影片達200多部。

以上體現出的是他作為一個電影專業牛人的牛氣之處。他作為監制和導演,同樣制作了不少名片,並發掘了吳倩蓮、BEYOND等明星。這些顯示的是他的作為一個管理牛人的牛氣之處。

再就是,他作為香港電影「三巨頭」之一香港東方電影集團的創始人之一,體現了他出色的對外交互才能,實是一個響當當的外聯牛人。

要成為一個職場牛人,首先要練就一身職業技能,成為一個專業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