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見其隙;辭共心密,敵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是以論如析薪,貴能破理。斤
利者,越理而橫斷;辭辨者,反義而取通;覽文雖巧,而檢跡如妄。唯君子能通
天下之志,安可以曲論哉?
若夫注釋為詞,解散論體,雜文雖異,總會是同。若秦延君之注《堯典》,
十餘萬字;朱文公之解《尚書》,三十萬言,所以通人惡煩,羞學章句。若毛公
之訓《詩》,安國之傳《書》,鄭君之釋《禮》,王弼之解《易》,要約明暢,
可為式矣。
說者,悅也;兌為口舌,故言資悅懌;過悅必偽,故舜驚讒說。說之善者:
伊尹以論味隆殷,太公以辨釣興周,及燭武行而紓鄭,端木出而存魯:亦其美也。
暨戰國爭雄,辨士雲湧;從橫參謀,長短角勢;轉丸騁其巧辭,飛鉗伏其精
術。一人之辨,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六印磊落以佩,五都
隱賑而封。至漢定秦楚,辨士弭節。酈君既斃於齊鑊,蒯子幾入乎漢鼎;雖複陸
賈籍甚,張釋傅會,杜欽文辨,樓護唇舌,頡頏萬乘之階,抵噓公卿之席,並順
風以托勢,莫能逆波而溯洄矣。
夫說貴撫會,弛張相隨,不專緩頰,亦在刀筆。範雎之言事,李斯之止逐客,
並煩情入機,動言中務,雖批逆鱗,而功成計合,此上書之善說也。至於鄒陽之
說吳梁,喻巧而理至,故雖危而無咎矣;敬通之說鮑鄧,事緩而文繁,所以曆騁
而罕遇也。
凡說之樞要,必使時利而義貞,進有契於成務,退無阻於榮身。自非譎敵,
則唯忠與信。披肝膽以獻主,飛文敏以濟辭,此說之本也。而陸氏直稱「說煒曄
以譎誑」,何哉?
贊曰:理形於言,敘理成論。詞深人天,致遠方寸。
陰陽莫貳,鬼神靡遁。說爾飛鉗,呼吸沮勸。
詔策第
十九
稱為「命」。命之為義,制性之本也。其在三代,事兼誥誓。誓以訓戎,誥以敷
政,命喻自天,故授官錫胤。《易》之《‧ァ廢螅骸昂笠允┟‧舅姆健!壁久
動民,若天下之有風矣。降及七國,並稱曰令。令者,使也。秦並天下,改命曰
制。漢初定儀則,則命有四品: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敕。敕
戒州部,詔誥百官,制施赦命,策封王侯。策者,簡也。制者,裁也。詔者,告
第19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