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素的意思,自然是想找曾和甘鐵生、方鐵生他們一起度過戎馬生涯的人,好好問一下,為什麼會有那麼奇怪的情形。 所以,我才提出了事情發生的可能時間,白素搖頭:「不會那麼早,雖然沒有確切地寫年代,可是從武器的使用來看,也大約可以斷定是什麼時代。 」 我聽了白素這麼說,不禁苦笑。 白素自然未必是有意那樣說的,但是她的話,卻觸動了我的聯想——竟然可以根據武器的使用,而斷定人類歷史的年代。 例如,有核子武器,自然是二十世紀的事,若是戰爭之中雙方還在用鐵器互相砍殺.那當然是中古時代。 這樣方法來斷定時代,那是不是可以算是地球人的悲劇?或是對人類文明的 白素在我的神情上,看出了我在想什麼,她溫柔地握住了我的手,神情也有點難過,我用力搖了一下頭:「抗日戰爭時期?」 白素沉吟了一下:「差不多就應該是那個時候。 」 我又沉默了片刻,在那片刻之間,我又聯想到了許多事,但是和故事發展無關,也就不必長篇大論地寫出來了——人家的小說中有這樣的情形,尚且刪去,怎麼可以在自己的故事中出現? 我加重語氣:「那麼,現在還有人活著的。 」 白素一揚眉:「當然有,最現成的,就是這部小說的作者,君花。 」 我沉默了片刻:「至少,小說作者知道是什麼人提供了她那麼詳情的資料。 資料的提供者,必然是當年的當事人。 」 白素認為君花就是小說中刻意被隱去的那個神秘人物,而我對這一點,始終有異議,所以這時,才有了這樣的爭論。 白素沒有再和我爭下去,只是道:「這位君女士,我們總是要見一見的,而且,她也主動要聽取我們的意見,所以和她見面,應該沒有問題。 」 我笑:「又要麻煩你那位歌唱家朋友了,我想,向她拿君女士的電話,我們直接聯絡,比較好些。 」 白素點頭:「這事簡單,我會辦。 」 我深深吸了一口氣:「那場引致背叛行為的戰役,才是最重要的。 」 白素來回走了幾步,陷入了沉思之中,我也不打擾她。 一開始,「背叛」這篇小說就把那場有背叛行為的戰役提出來,但在小說中,一直到了第五冊開始之後,才真正寫到了那場戰役。 那時候,甘鐵生已經是師長、方鐵生當然是副師長。 兩個人都有了將軍的街頭,而且是真正睥睨一切的猛將,可是兩人的交情,始終不變,方鐵生一高興,也還是會說:「我是師長從垃圾堆裏撿出來的。 」 那次戰役,離方鐵生被甘鐵生發現之後九年,也就是說,看起來神威凜凜的猛將,有天神一般壯碩體格的副師長,那年不過二十一歲。 當然,他和普通二十一歲的青年人不同,非比尋常的童年生活,和九年來戰場上,每天接受鮮血和炮火的洗禮,他比同年紀的人成熟一倍以上,但是也有時候,他會流露出他這年紀應有的年輕。 整個作戰計劃,是甘鐵生首先提出來的——那是一個和敵軍,可以說,是決一死戰的戰爭,勝了,可以把敵軍殲滅,再難翻身,輸了,情形也是一樣。 這一仗,是遲早要打的,形勢已經逼得非有這樣的一場大戰不可。 請各位回顧一下開始的節錄,接下來的,是接續那一段的,應該接續在「要把時間向前推九年」處,現在,再補上一句:「再把時間向後推九年」,推到了那場生死之戰的前夕。 在兵力方面,甘鐵生的師處於劣勢,敵方有兩個師的兵力,所以甘鐵生要打勝仗,必須運用奇謀,不能硬拚。 當時的形勢是,甘師和敵師的甲師、乙師,分布在一座山頭的三面,互成犄角之勢。 敵軍的甲、乙兩師,目的也是要把甘師徹底消滅,所以,正在悄悄移動,成鉗形,自左右夾攻。 但是敵軍又怕進攻得太快,被甘師看出了不利情形之後,拉隊向後一縮,就此逸去,以後,再要找這樣對付甘師的機會,就十分困難了,所以,敵師的行動,不打草驚蛇,盡量采取迂回的行軍方式,目的是要繞過甘師的後面,兩個師的兵力,布成了一個半弧形的網,等到合圍之後,再向前一逼,在強勢兵力的攻擊之下,甘師除了向山上退避之外,別無他途。 而那座山,是典型的窮山惡水,雖然說占住了山,就是占了高地,有居高臨下的優勢,但是等甘師一上了山,敵師根本不必進攻,只消封鎖山路,包圍山頭,山上到了糧盡彈絕之時,自然毫無戰鬥力了。 而且,在事先,敵軍甲、乙兩師的指揮官,也是十分精明的人物,早已派偵察連上山偵察形勢,山上的水源十分有限,有幾處,也都立刻下令下馬,破壞,使之不能再被食用——這樣,部隊被困在山上,沖不下來,又沒有水喝,戰鬥力自然大大減弱,困得日子久了,渴也渴死了。 甘鐵生的作戰計劃,靈感來自他派出去的偵察隊,發現敵軍的偵察人員,正在破壞水源。 在接到了報告之後,召開作戰會議,甘鐵生先發言。 方鐵生皺著眉:「大家都在山下,去破壞山上的水源作什麼?」 甘鐵生立時有了答案:「敵方想憑優勢兵力,把我們逼上山去。 」 方鐵生「呵呵」大笑:「那山是死山,誰也不會把部隊拉上山去等死。 」 第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背叛》
第17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