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棟正躺在椅子裏冥思苦想,辦公室門敲了三聲,高棟坐直身體,說了句請進。 進來的是陳隊,高棟道:「查怎麼樣了?」 「那兩個事業單位買顏料的人已經確認過了,他們都是單位的辦事人員,平時沒有任何異常行為,顏料買回去是用來單位裏的宣傳工作,沒發現任何疑點。 」 高棟似乎早預期這個結果,沒說什麼。 陳隊又道:「派出所的民警去林嘯家裏走了一趟,聽他們說,林嘯所租住的文峰公寓家裏沒人,也沒有留下字條,東西整齊,沒有被翻動的跡象。 我跟派出所所長說了,縣局領導的意思是先記錄情況,暫時不要立案。 」 高棟嗯了聲,想了想,道:「那個文峰小區有監控嗎?」 「這是縣城比較高檔的幾個小區之一,肯定有。 」 「查一下他最近一次什麼時候回家,最近一次什麼時候離開小區。 」 「好的,我馬上去落實。 」 陳隊走後,高棟又仰面躺下,思考起李愛國的案子。 他在半夜打完牌後,獨自開車回家,從沿海南路拐彎進入鳳棲路,開了三四百米的距離,到底遇到了什麼情況會讓他半路停車?又遇到了誰會讓他打開車門,讓凶手上車? 這點依舊是破案的關鍵點所在。 而最主要的是,凶手究竟是怎麼來到鳳棲路上蹲點的? 監控中,凡是行人,都很容易排查,只要看是否在短時間內離開下個監控,就能判斷此人是否滯留在路上。 唯獨是坐車來的。 凶手一定是坐車來的,而且一定坐在了後排的車位上,這樣監控才會拍不到。 但犯罪心理學的常識推斷,凶手是一個人,沒有同夥,那麼開車的司機應該和凶手沒關系才對。 可是所有當晚經過鳳棲路的車輛都排查過了,司機都表示沒有人在半路下過車。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高棟始終想不明白這其中的矛盾點差在了哪裏。 難道這次凶手是有同夥的?開車的司機是他的同夥? 也或許是幾百輛車子的排查工作繁重,自然沒法每個當晚的司機做詳細筆錄,很容易出現紕漏,公安在排查中疏忽遺漏了? 但現在已經錯過了黃金調查期,案發已過十天,就算現在找到當時搭載凶手的車輛,只要凶手不是長得奇形怪狀的人,司機也一定記不清楚凶手的容貌了。 當時案發之初,高棟定下了五個方向的工作。 現在第一個方向,查鳳棲路的監控,已經注定以失敗而告終。 第二個方向,查案發前一段時間裏,李愛國開車被誰跟蹤了。 這部分的工作繁多,難度很高,想必凶手跟蹤時,也是異常小心,避免被李愛國本人發現。 現在他們要從監控中查出誰跟蹤了李愛國,更是難度重重。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凶手必定跟蹤了李愛國,只要用心查監控,這方面有結果是早晚的事。 當前能做的也只有等結果了。 第三個方向,查凶手留下的物證。 唯一有價值的物證,只有那幅字,可顏料的線索已經斷了,這方面很難再有突破。 第四個方向,李愛國的親友做筆錄,查社會關系。 這塊工作還在進行中,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情報。 第五個方向,走訪案發地附近,詢問老百姓。 這塊工作已近尾聲,目前尚無目擊者和知情人。 看來現在最靠譜的還是第二個方向,誰跟蹤了李愛國。 這是現今最有價值的工作。 想到這兒,高棟喊來了張一昂,道:「調全縣的監控,查誰跟蹤李愛國的事怎麼樣了?」 「還……還沒結果。 」 高棟嗯了聲,道:「毫無疑問,凶手是跟蹤過李愛國的,對李愛國的行蹤了如指掌。 照道理,這塊工作應該很快有結果才對,到現在還沒有有價值線索,問題出在哪裏?是工作量很大?」 張一昂低頭道:「倒不是工作量的問題,縣局和我們自己的人這幾天都忙這塊活,全縣各個監控,只要出現過李愛國車子的鏡頭,我們都看了很多遍,實在沒發現什麼可疑的人。 」 第2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謀殺官員1·邏輯王子的演繹》
第24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