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漂亮的歌手唱著唱著開始跳起來,她一下從平台跳上幾十米的半空,落到平台上後又一跳,居然飛越了大半個廣場,落到廣場邊上的一座高樓頂上;又一跳,飛過整個廣場,落到另一邊,看上去像一只迷人的小跳蚤。 她有一次在空中抓住一根幾米長的奇形怪狀的飄浮物,那根大樹幹載著她在人海上空盤旋,她在上面優美地扭動著苗條的身軀。 下面的人海沸騰起來,所有人都大聲合唱:「宏紀元,宏紀元……」每個人輕輕一跳就能升到半空,以至整個人群看起來如撒到振動鼓面上的一片沙子。 先行者實在受不了了,他把聲音和圖像一起關掉。 他現在知道,大災難前的人們嫉妒他們這些跨越時空的幸存者,所以做了這些變態的東西來折磨他們。 但過了一會兒,當那畫面帶來的煩惱消失一些後,當感覺到著陸艙接觸地面的震動時,他產生了一個幻覺:也許他真的降落在一個高空看不清楚的城市中?當他走出著陸艙,站在那一望無際的黑色荒原上時,幻覺消失,失望使他渾身冰冷。 先行者小心地打開宇宙服的面罩,一股寒氣撲面而來,空氣很稀薄,但能維持人的呼吸。 氣溫在零下40度左右。 天空呈一種大災難前黎明或黃昏時的深藍色,但現在太陽正在上空照耀著,先行者摘下手套,沒有感到它的熱力。 由於空氣稀薄,陽光散射較弱,天空中能看到幾顆較亮的星星。 腳下是剛凝結了兩千年左右的大地,到處可見岩漿流動的波紋形狀,地面雖已開始風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難見到。 這帶波紋的大地伸向天邊,其間有一些小小的丘陵。 在另一個方向,可以看到冰封的大海在地平線處閃著白光。 先行者仔細打量四周,看到了信息波的發射源,那兒有一個鑲在地面岩石中的透明半球護面,直徑大約有一米,半球護面下似乎扣著一片很複雜的結構。 他還注意遠處的地面上還有幾個這樣的透明半球,相互之間相隔二三十米,像地面上的幾個大水泡,反射著陽光。 先行者又在他的左鏡片中打開了畫面,在計算機的虛擬世界中,那個恬不知恥的小騙子仍在那根飄浮在半空中的大樹枝上忘情地唱著扭著,並不時地送飛吻,下面廣場上所有的人都在向他歡呼。 …… 宏偉的微紀元! 浪漫的微紀元! 憂鬱的微紀元! 脆弱的微紀元! …… 先行者麻木地站著,深藍色的蒼穹中,明亮的太陽和晶瑩的星星在閃耀,整個宇宙圍繞著他——最後一個人類。 孤獨象雪崩一樣埋住了他,他蹲下來捂住臉抽泣起來。 歌聲嘎然而止,虛擬畫面中的所有人都關切地看著他,那姑娘騎在半空中的大樹枝上,嫣然一笑。 「您對人類就這麼沒信心嗎?」 這話中有一種東西使先行者渾身一震,他真的感覺到了什麼,站起身來。 他突然注意到,左鏡片畫面中的城市暗了下來,仿佛陰雲在一秒鐘內遮住了天空。 他移動腳步,城市立即亮了起來。 他走近那個透明的半球,俯身向裏面看,他看不清裏面那些密密麻麻的細微結構,但看到左鏡片中的畫面上,城市的天空立刻被一個巨大的東西占據了。 那是他的臉。 「我們看到您了!您能看清我們嗎?去拿個放大鏡吧!」姑娘大叫起來,廣場上再次沸騰起來。 先行者明白了一切。 他想起了那些跳下高樓的人們,在微笑的環境下重力是不會造成傷害的,同樣,在那樣的尺度下,人也可以輕而易舉地躍上幾百米(幾百微米?)的高樓。 那些大水晶球實際上就是水,在微小的尺度下水的表面張力處於統治地位,那是一些小水珠,人們從這些水珠中抓出來喝得水珠無疑就更小了。 城市空間中漂浮的那些看上去有幾米長的奇怪東西,包括載著姑娘漂浮的大樹枝,只不過是空氣中細微的灰塵。 那個城市不是虛擬的,它就像兩萬五千年前人類的所有城市一樣真實,它就在這個一米直徑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 人類還在,文明還在。 在微型城市中,漂浮在樹枝上的姑娘——地球聯合政府最高執政官,向幾乎占滿整個宇宙的先行者自信地伸出手來。 「前輩,微紀元歡迎您!」 第四節 微人類 「在大災難到來前的一萬七千年中,人類想盡了逃生的辦法,其中最容易想到的是恒星際移民,但包括您這艘在內的所有方舟飛船都沒有找到帶有可居住行星的恒星。 即使找到了,以大災難前一個世紀人類的宇航技術,連移民千分之一的人類都做不到。 另一個設想是移居到地層深處,躲過太陽能量閃爍後再出來。 這不過是拖長死亡的過程而已,大災難後地球的生態系統將被完全摧毀,養活不了人類的。 「有一段時期,人們幾乎絕望了。 但某位基因工程師的腦海中閃現了一個火花:如果把人類的體積縮小十億倍會怎麼樣?這樣人類社會的尺度也縮小了十億倍,只要有很微小的生態系統,消耗很微小的資源就可生存下來。 很快全人類都意識到這是拯救人類文明惟一可行的辦法。 這個設想是以兩項技術為基礎的,其一是基因工程,在修改人類基因後,人類將縮小至10微米左右,只相當於一個細胞大小,但其身體的結構完全不變。 做到這點是完全可能的,人和細菌的基因本來就沒有太大的差別;另一項是納米技術,這是一項在二十世紀就發展起來的技術,那時人們已經能造出細菌大小的發電機了,後來人們可以用納米尺度造出從火箭到微波爐的一切設備,只是那些納米工程師做夢都不會想到他們的產品的最後用途。 「培育第一批微人類似於克隆:從一個人類細胞中抽取全部遺傳信息,然後培育出同主體一模一樣的微人,但其體積只是主體的十億分之二。 以後他們就同宏人(微人對你們的稱呼,他們還把你們的時代叫宏紀元)一樣生育後代了。 「第一批微人的亮相極富戲劇性,有一天,大約是您的飛船啟航後一萬二千五百年吧,全球的電視上都出現了一個教室,教室中有三十個孩子在上課,畫面極其普通,孩子是普通的孩子,教室是普通的教室,看不出任何特別之處。 但鏡頭拉開,人們發現這個教室是放在顯微鏡下拍攝的……」 「我想問,」先行者打斷最高執政官的話,「以微人這樣微小的大腦,能達到宏人的智力嗎?」 「那麼您認為我是個傻瓜了?鯨魚也並不比您聰明!智力不是由大腦的大小決定的,以微人大腦中在原於數目和它們的量子狀態的數目來說,其信息處理能力是像宏人大腦一樣綽綽有餘的……嗯,您能請我們到那艘大飛船去轉轉嗎?」 「當然,很高興,可……怎麼去呢?」 第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微紀元》
第3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