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的電能排放完後,林雲帶我去看了直升機上的設備,我不熟悉機械和電子,看不太明白,但那個圓柱形的超導電池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們怎麼說這個系統不成功呢?」我問,同時從心裏驚歎剛才看到的那一切。 「楊上尉是38軍陸航團的攻擊直升機飛行員,他最有資格做結論。 」 我想起了那位球狀閃電目擊者,但眼前這位顯然更年輕,他說:「我第一次見到這東西時確實興奮了一陣,當時覺得它的意義怎麼評價都不為過,它將使武裝直升機的對地攻擊能力大大提高……總之我就像一戰中的飛行員見到今天的導彈那樣興奮!但很快知道,這不過是個玩具。 」 「為什麼?」 「首先是射程,超不過100米,否則就放不出電來。 100米,手榴彈都能投那麼遠。 」 林雲說:「我們盡了最大努力,但這已經是射程極限了。 」 這點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要想產生自然雷電那長達幾千米的電弧,超導電池所具有的能量是遠遠不夠的,即使這種能量可能通過包括如核反應之類的某種渠道產生的話,從武裝直升機到驅逐艦等等現有武器平台也承受不了這樣大的能量發射,它們在發射閃電時可能首先把自己擊毀。 上尉說;「還有一點就更可笑了……還是讓林博士自己說吧。 」 林雲對我說:「你可能已經想到了。 」 這次我是想到了:「你可能是指放電的另一極?」 「是的,」林雲指著遠出那放置著仍在燃燒的廢油桶的紅色正方形區域,「我們預先使那個紅色的區域內帶上1.5庫侖電量的負電荷。 」 我考慮了一下:「能否用諸如輻射的手段從遠程給目標區域充入電荷呢?」 「開始就是這樣考慮的,並且遠距離充靜電設備是與這套放電設備同時起步研制,但在技術上十分困難,特別是在實戰條件下,要有效打擊移動目標,就需要在一秒鐘左右的時間內完成對目標區域的充靜電過程,這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林雲歎了一口氣,「正如上尉所說:我們造了個玩具,表演一下嚇唬嚇唬人還可以,卻沒有任何實戰價值。 」 接下來,林雲帶我去看下一個項目,「這可能是你最感興趣的,」她說,「在大氣層中制造閃電。 」 我們走進了那幢高大的寬頂建築,林雲告訴我這是由一個大型庫房改建的。 高高的穹頂上,一排泛光燈照亮了這廣闊的空間,我們的腳步聲發出回響,林雲的話音也產生了悅耳的回音。 「常見的由雷雨雲產生的閃電,人工大規模生成比較困難,軍事上價值也不大。 我們的研究目標是產生幹閃電,就是由大氣中帶電空氣產生的電場放電形成的閃電,與雲沒有關系。 」 「這你在泰山時就說過。 」 林雲讓我看靠牆安裝的兩台機器,它們每台有一輛卡車大小,主要部分是一個高壓氣包,樣子像大型空氣壓縮機,「這是帶電空氣生成器,它吸入大量空氣,使其帶電荷後排出,兩台分別生成帶正負電荷的空氣。 」 我看到從每台生成器中通出一根粗管,在地上貼牆放置,每隔一定距離就從粗管上垂直接出一根細管,細管的總數有上百根,它們成一排垂直固定在高高的牆上,分別通向一高一低兩排出口,林雲告訴我,那兩排噴口分別噴出帶正負電荷的空氣,在大氣中形成放電電場。 這時我看到有人用滑輪把一架小模型飛機吊到兩排噴口中間的高度上,林雲說:「那就是要擊毀的目標,用最便宜的那種,只能飛直線。 」 轉了一圈後,林雲把我帶進了建築物一角的一個小房間裏,這個小房間實際上是一個鑲了玻璃的鐵籠子,裏面有一個儀表台。 林雲是或:「閃電一般打不到這裏的,但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建了一個有屏蔽作用的控制間,這實際上是一個法拉第籠。 」她又遞給我一個小塑料袋,裏面裝著一副耳塞,「聲音很響的,不戴耳塞會對聽覺造成損壞。 」 看到我戴上了耳塞,林雲就按下了控制台上的一個紅色按紐,那兩台機器轟鳴起來,高牆上那兩排噴口分別噴出紅藍兩色的霧氣,在穹頂上的泛光燈照耀下,形成很奇特的景象。 林雲說「帶電空氣本是無色的,這樣是為了看得清楚。 使空氣帶電的方法是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的帶電荷的氣溶膠粒子。 」 那紅藍兩色的空氣越積越多,在我們上空形成了均勻的兩層。 儀表盤上有一個發紅光的數字在跳動,林雲告訴我這顯示的是正在形成的電場的強度。 幾分鐘後,蜂鳴器尖叫起來,指示電場強度已經達到預定值。 林雲又按了一個按鈕,那架剛才吊上去的小飛機飛了出來,當它飛到那紅藍兩色的空氣層中間時,一道閃電出現了,這閃電亮度之高,使我的雙眼一片昏花;同時我聽到一聲炸雷,雖然帶著耳塞,這巨響仍驚心動魄。 視力恢複後,我看到那架小飛機已經變成一團小碎片,像一把由無形的手撒出的碎紙那樣紛紛揚揚落下來,在小飛機最後到達的位置上,有一團黃煙在漸漸擴散。 我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切,問:「是那架小飛機觸發了閃電嗎?」 「是的,我們使大氣電場達到了一個臨界點,一定大小的導體進入電場範圍內都會觸發閃電,像一個空中的地雷區。 」 「你們進行過戶外試驗嗎?」 「進行過很多,但不能給你演示了,做一次這種試驗投入是很大的。 戶外大氣中施放帶電空氣的管道是用系留氣球吊在空中的,每個氣球吊兩個管道,有一高一低兩個噴口,分別施放帶正負電荷的空氣。 建立大氣電場時,幾十甚至上百個這樣的氣球排成一排,組成高低兩排噴口,以在空中形成正負帶電空氣層。 當然,這只是一個實驗系統,在實戰中可能采取別的施放方式,如飛機施放,或從地面的火箭施放等。 」 我想了想說:「外面的大氣可不是靜止的,空中氣流會把帶電空氣層吹走的。 」 「這確實是一大難題,最初的考慮是用在上風帶進行不間斷施放的方法,在要防守的目標上空形成一個動態穩定的大氣電場。 」 第1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球狀閃電》
第15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