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師問:「那應該怎樣呢?」 教練說:「你只要用你泡茶的心去面對浪人就可以了。 」 茶師領會了教練的意圖,就回去了。 下午,浪人如約來到,茶師也按時到達約定地點。 茶師面對氣勢洶洶的浪人,心中記著教練告訴他的話,就用泡茶的心來應對浪人的挑釁。 他很優雅地摘下帽子,放在身旁,然後脫下自己的外套,慢慢地,不慌不忙地一層層地疊好外套,也放在身旁,然後將內衣的袖口以及褲腳一一紮緊。 隨著茶師有條不紊地整理,浪人開始恐懼了,發抖了,意識到這一定是一位武藝高強的對手。 茶師全身整肅完畢,才拿起武士刀,神態鎮定,然後,突然大聲棒喝一聲,猛地把刀向空中一舉。 這時,浪人嚇的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下,不斷地叩頭求饒,他說:「我認輸了,你是我見到的最偉大的武士。 我向你投降。 」 曹操的兩次戰役 官渡之戰:袁紹親點大軍七十萬人馬直逼官渡,曹操率領七萬軍隊迎敵。 曹操冷靜的分析了雙方態勢「以靜制動,消其銳氣;出奇兵方能取勝」,因此制定了鳥巢燒糧的奇兵計劃。 火光四起,煙霧彌空,袁家官兵哭嚎驚竄,曹軍將士呐喊追殺。 官渡之戰局勢陡轉,袁紹只帶八百多人渡河奔命,曹操大獲全勝,回許昌慶功。 赤壁之戰:曹操收編劉表部眾,號稱八十萬大軍向長江推進。 孫權命周瑜為主將,程普為副,率三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劉備軍,共約五萬人溯長江西進,迎擊曹軍。 曹操將戰船首尾相連,結為一體,以利演練水軍,伺機攻戰。 周瑜采納部將黃蓋所獻火攻計,並令其致書曹操詐降,曹操中計。 黃蓋擇時率蒙沖鬥艦乘風駛入曹軍水寨縱火。 曹軍船陣被燒,火勢延及岸上營寨,孫劉聯軍乘勢出擊,曹軍死傷過半,遂率部北退。 赤壁決戰,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 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 此戰為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作為中國古代著名戰例被載入史冊,都是曹操指揮的,可結果恰恰相反,為什麼?曹操可謂是名垂青史的英雄了,就在他身上驗證了老子的精彩論述:「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給後人留下了活生生的學習案例。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見褒姒儀容嬌媚,光豔照人,非常高興,十分寵愛褒姒,一連十日不上朝,朝夕飲宴,沒完沒了。 有些大臣進諫,幽王大怒:「有再諫者斬!」朝中大臣只好紛紛告老歸田。 可是褒姒自從進宮以後,就沒有笑過一次,整天悶悶不樂。 周幽王就召樂工鳴鐘擊鼓,品竹彈絲,宮人歌舞進臨,褒姒卻全無悅色;他又命司庫每日進彩絹百匹,撕帛以取悅褒姒,褒姒雖愛聽裂絹的聲音,可也依舊不見笑臉;幽王又送各種珍奇禮物,想盡各種古怪的辦法叫她笑,但都沒有成功。 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真是傷透了腦筋,於是在宮中懸賞:「有誰能讓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賞他一千賞兩黃金。 」 虢石父對周幽王說:「大王可以帶上娘娘上驪山去玩幾天。 到了晚上,咱們把那裏的烽火點起來,讓附近的諸侯見了趕來,上個大當。 娘娘見了許多兵馬撲了個空,肯定會笑的。 」周幽王拍著手說:「好極了,就這麼辦吧!」 於是,周幽王帶著褒姒到了驪山烽火台。 周幽王向褒姒解釋烽火台的用處:從邊疆到國都,每隔一定距離修一個高土台,派士兵日夜駐守,當有敵人進犯的時候,烽火台上的駐兵立刻點燃烽火,向相鄰的烽火台報警,這樣一路傳遞下去,邊境發生的情況很快就能傳到京城,國都受到威脅,驪山的烽火台也點燃烽火,向附屬於周朝的諸侯國傳遞消息,諸侯國就會立刻派兵來援助。 褒姒聽了周幽王的話後,不相信在這樣一個高土堆上點把火,就能召來千裏之外的救兵。 為了討得褒姒的歡心,周幽王立即下令,讓士兵點燃烽火。 烽火一個接一個的點燃起來,各地的諸侯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以為國都受到進攻,紛紛率領軍隊前來救援。 可是當各路諸侯匆忙趕到驪山腳下時,卻看見周幽王正和妃子在高台上飲酒作樂,根本就沒有什麼敵人,才知道自己被國王愚弄了。 諸侯們不敢發脾氣,只能悻悻地率領軍隊返回。 褒姒看到平時氣度不凡的諸侯們,被戲耍後都是一臉的狼狽相,覺得很好玩,忍不住微微一笑。 周幽王一見寵愛的妃子終於笑了,心裏痛快極了。 就賞給出主意的虢石父一千兩黃金。 等諸侯王都退走了以後,周幽王又讓士兵再點燃烽火,諸侯們又急匆匆地帶著軍隊趕來了。 周幽王和褒姒一見諸侯們又上當了,在烽火台上一起哈哈大笑。 就這樣,周幽王反複點烽火,戲弄諸侯,直到最後,沒有一位諸侯再上當了。 周幽王為了取得褒姒的歡心,後來幹脆把皇後申氏廢掉,太子也廢掉,立褒姒為王後,立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 原來申氏王後的父親是申國的諸侯,知道了這個消息,就聯合北方的犬戎進攻周朝的都城鎬京。 周幽王見到敵人進犯都城,又連忙下了命令把驪山的烽火點起來。 盡管烽火台上白天冒著滾滾濃煙,夜裏火光通明,可是諸侯們已經不再相信周幽王了,任憑烽火不斷,就是沒有一個諸侯前來救援。 犬戎大兵圍城不幾天,周朝的國都就被攻破了,犬戎士兵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兒子伯服都殺了,把褒姒也搶走了,西周王朝也就此滅亡了。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原文版—————————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注音版————————— 善(shàn)行(xíng)無(wú)轍(zhé)跡(jì), 善(shàn)言(yán)無(wú)瑕(xiá)謫(zhé); 第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老子》
第41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