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 問臧奚事,則挾‧讀書;問穀奚事,則博塞以遊。 二 人者,事業不同,其於亡羊均也。 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蹠死利於東陵之上, 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殘生傷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盜蹠之非乎!天下盡殉 也。 彼其所殉仁義也,則俗謂之君子;其所殉貨財也,則俗謂之小人。 其殉一也, 則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殘生損性,則盜蹠亦伯夷已,又惡取君子小人於其 間哉! 且夫屬其性於仁義者,雖通如曾、史,非吾所謂臧也;屬其性於五味,雖通 如俞兒,非吾所謂臧也;屬其性乎五聲,雖通如師曠,非吾所謂聰也;屬其性乎 五色,雖通如離朱,非吾所謂明也。 吾所謂臧者,非仁義之謂也,臧於其德而已 矣;吾所謂臧者,非所謂仁義之謂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吾所謂聰者,非謂 其聞彼也,自聞而已矣;吾所謂明者,非謂其見彼也,自見而已矣。 夫不自見而 見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 者也。 夫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雖盜蹠與伯夷,是同為淫僻也。 餘愧乎道德, 是以上不敢為仁義之操,而下不敢為淫僻之行也。 外篇 馬蹄第九 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 雖有義台路寢,無所用之。 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 」燒之,剔之,刻之, 雒之,連之以羈縶,編之以阜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饑之,渴之,馳之,驟之, 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鞭‧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 陶者曰: 「我善治埴,圓者中規,方者中矩。 」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钅句,直者 應繩。 」夫埴木之性,豈欲中規矩钅句繩哉?然且世世稱之曰「伯樂善治馬而陶 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過也。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 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一而不党, 命曰天放。 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 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 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 是故禽獸可系羈而遊,鳥鵲之巢可 攀援而窺。 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 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 及至聖人,蹩‧為仁, 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夫殘樸以為器,工匠之罪也;毀道 德以行仁義,聖人之過也。 第1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莊子》
第19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