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懸崖上的城堡 我決定偵察懸崖上的城堡,救出被囚禁的德國同胞。 我們要帶的東西分量不輕,至少要帶足三到四天的用品,包括乾糧、馬飼料、燈泡和長火炬。 我們還給三個大油箱加足了燃油。 所有這些用品,都是梅爾頓在同莊園主的買賣成交之前,向烏里斯商人訂購的。 事先,他還與尤馬部落進行過談判,把所有急需的東西交給他們運輸。 海格立斯對我說過,城堡周圍的尤馬部落有三百來人,四百多匹馬。 我估算,六十個德國人被救出來以後,至少需要六十匹坐騎,還需要四十匹重載馱馬。 有了這些馬,德國人就可以翻山越嶺,遠走他鄉。 啟程之前,我向溫內圖談了我的計劃,首先讓他知道,我打算調查普賴耶發現的山洞和海格立斯發現的通道。 這是溫內圖要尋找的線索。 調查以後,如果溫內圖要向我們問個水落石出,我就可以提供詳細的情報了。 昨天,我們離開了預定方向。 今天,我先帶著小敏姆布倫約人,往回走完昨天所走過的最後一段路。 我滿意地發現,車和馬在路上留下的痕迹已經辨認不出來了。 雖然有幾處痕迹還能給人留下印象,但是這些痕迹在一天之內都會消失。 觀察的結果使我感到滿意。 梅爾頓如果派探子來探聽我們的情況,我相信探子發現不了我們的營地。 我們騎馬朝南走了大約四個小時,然後向東拐,荒涼地帶從這兒開始。 我們讓馬休息了一個小時,把稀稀拉拉的草吃得精光,才繼續趕路。 這次旅行與沙漠之旅相似。 土地好像波浪一樣延綿起伏,其間有一些很淺的低洼地。 放眼望去,全是懸岩、石壁、砂礫,看不到一棵樹,一根草。 陽光太強烈,裸露的石頭吸收不完,多餘的熱量無法繼續向地面滲透,便聚集在離地表四五尺的空中。 透過這個空間遠望,地面像顫動著的火海。 我們呼吸困難,汗流如注。 但是,只能咬緊牙關,馬不停蹄,人不歇鞍,一定要在天黑前趕到目的地阿爾馬登,否則,會損失整整一天的時間。 時間靜靜流逝。 過了很長時間,我才意識到,我們的目的地就在前面朝北的地方了。 於是,我們朝這個方向拐彎,睜大眼睛向前搜索,觀察地面,看是不是有足跡可尋。 太陽快到達天邊的時候,我們看見,前方聳立著一座懸崖。 「那一定是阿爾馬登,」我說,「現在要加倍小心。 」 「我們的大哥老鐵手不想下馬嗎?」男孩用謙虛的口吻問道。 這表明,這個男孩的判斷能力達到了成熟和深思熟慮的程度。 一個騎馬的人很容易老遠就被人發現,這種危險對步行者來說就不大。 我聽從了他的意見,馬上改為步行。 波浪式起伏的地面到了盡頭,出現了一塊小平原。 它像一個圓環圍繞著阿爾馬登。 所以,這兒的視野非常開闊。 又過了一會兒,地勢突然下降,原來是到了平原的邊緣。 阿爾馬登高聳在平原的中心。 這兒原來是湖,現在已經幹了。 湖心有一個石島,就是阿爾馬登。 我的估算還是有出入。 大概由於這個地區的地貌過於單調,反而難以估算準確,甚至不能進行比較準確的預計。 我們不是從南邊過來的,而是從西南邊繞過阿爾馬登過來的。 這一錯反而對了,如果從南邊來,到了這一帶以後,還得到處尋找。 而現在,我一眼就看見了它。 阿爾馬登像一塊方方正正、平平整整的巨石,高高聳立在過去的湖心。 我們面對它南邊的角,可以看見它的南面和西面。 南面的石壁幾乎是垂直的,有幾道很深的裂縫,中部有一個峽谷。 峽谷一直通到頂部。 這與普賴耶對我說的相吻合。 他說,從南面和北面都可以登上山頂。 與南面相比,西面有所不同,是一個均勻的垂直平面,僅僅在底部有斷層,這塊巨石就像懸在空中。 我們花了將近一刻鐘時間,才到達石壁前面,但是不敢上去。 上面肯定有人。 南面地勢險要,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夜幕即將降臨,雖然我們可以藉助夜幕掩護,但是因為上山的路窄,上面只要有一個人,也能發現我們。 為了了解印第安人的住處,我先出去偵察,小敏姆布倫約人留下看馬。 我向西北搜索,沒有前進多遠就看見六頂帳篷,帳篷附近有人活動。 我一直爬到離帳篷很近的地方,把那裡的一切看得很清楚。 每個印第安人都有一頂帳篷。 帳篷上掛著自己的名牌或者畫像。 畫像一般反映本人一生中某段突出的經歷。 有一頂帳篷旁邊用紅顏料畫著一條長蛇,另一頂上面畫著一匹馬,還有一頂畫著一隻狼。 印第安人有的在這些帳篷之間來回走動,有的躺在地上抽煙。 在畫著蛇的那座帳篷前面,插著兩根長矛,表明是首領的住所。 現在,我了解了尤馬人的住所,又知道哪些地方不能走,準備轉身返回。 就在這時,從首領的帳篷里走出三個人,兩男一女。 女人我一眼就認出來了,是尤迪特,一個美麗的猶太女子。 兩個男人中,一個是梅爾頓,另一個是帳篷的主人。 他們交談了一會兒,尤馬人轉身回到帳篷,梅爾頓與尤迪特則朝礦山走去。 剛到這兒就看見梅爾頓,我不可能不高興。 可是,在這種形勢下,我面臨的危險也很大。 因為,這兩個人從離我非常近的地方走過,差點把我嚇壞了。 我趕緊躺在鬆軟的沙土上,在前面堆起一堆沙子,堆得並不高,不能全部擋住自己,但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只有仔細搜索的眼光才能發現我。 梅爾頓帶著尤迪特過去了,根本沒有看一看我藏身的地方。 他們邊走邊談,有說有笑,比在懸崖深處受苦的這位女子的父親的情緒好得多。 兩人朝北邊走,很快消失在那一面的西端。 現在,我可以回去了。 我先慢慢爬行,到了不可能被他們看見的地方,才直起身來。 這兒的黃昏極其短暫,太陽匆匆消失在地平線後面,夜幕一眨眼功夫就降落下來。 我一回來,馬上帶著小敏姆布倫約人,翻身上馬,稍稍等了一會兒,等到正好天黑的時候就出發。 在黑暗中,別人看不見我們,但是我們還是有一點點光線可以利用,不費大力氣就能找到洞口。 時機終於成熟了,我們快速向下跑到過去的湖底,到了懸崖前。 我們下了馬,爬過卵石區,把這些卵石搬開,露出石壁的牆根。 我們行動迅速,腳下很快出現一個洞。 洞逐漸大到可以走進一個人。 然後,我拿著一個火炬,同小敏姆布倫約人一起進入洞中。 我們很快到達洞底,這個洞有兩個人高,容納幾百人是不成問題的。 大洞旁邊有一個小洞,裡面流淌著清澈的泉水。 我先喂馬,再把馬帶到洞裡面來,馬是不能放在外面的。 看來,洞門必須擴大,馬才能進來。 這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工作。 我們一個勁地扒,鬆散的卵石卻一個勁地往下滾。 最後,洞門總算是修成了,我們才去牽馬。 牽馬進洞,是更艱巨的工作。 如果是其他的馬,我們決不會帶進洞來。 其他的馬不可能不發出響聲,而響聲會暴露我們。 我們的這兩個高貴的造物,在卵石堆上走得服服帖帖,只是到了深處,要向下走的時候,才顯得有點害怕。 我的「閃電」仍然聽使喚。 它用一隻前蹄試探了幾下,很快縮回,因為下面的石頭鬆軟。 它試了幾次,才滿有把握地往下走,可是打滑的次數還是比上坡的時候多些。 溫內圖的「旋風」也進了洞。 這兩頭好牲口得到的酬勞是:飲用水和一些玉米。 馬吃飽以後,我仔細察看洞的背景,原來是一個斜坡。 我沿著斜坡投一塊石頭下去,過了相當長的時間,才有一個幾乎聽不到的聲音告訴我,它碰到底了。 人要是掉下去,連影子也會找不到。 我的火炬可以讓我站在這邊的角落看見對面,斷定這個裂縫的寬度不會超過五六米。 我往對面看的時候,年輕的敏姆布倫約人蹲下身子,在地上尋找,用手指摸到一個地方,然後用刀子挖。 「老鐵手想注意這兒的坑嗎?」他一邊說,一邊用刀把扒開的土往外掀。 「這是以前從洞頂的水珠滴落出來的。 」我回答說。 「如果是水珠滴落出來的,洞應該是圓形,但是它是方形。 」 「來,讓我看看!」 我蹲下身子,幫著挖。 真的!地上有一個鑿出的很深的四方孔。 「我們再找找,看還有沒有。 」我說。 不久,我們又發現了三個。 我們把填在裡面的土挖出來,小敏姆布倫約人充滿疑慮地看著我。 因此,我要求他: 「如果你打算介紹這些坑的情況,就請說。 」 「我可說不準,」他答道,「人們挖坑,是為了藏東西。 這些坑裡能藏什麼?」 第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真假亨特》
第1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