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
邵氏晉涵曰:「是篇初出,傳稿京師,同人素愛章氏文者皆不滿意,謂蹈宋
人語錄習氣,不免陳腐取憎,與其平日為文不類,至有移書相規誡者。餘諦審之,
謂朱少白(名錫庚。)曰:此乃明其《通義》所著一切,創言別論,皆出自然,
無矯強耳。語雖渾成,意多精湛,未可議也。」
族子廷楓曰:「叔父《通義》,平日膾炙人口,豈盡得其心哉?不過清言高
論,類多新奇可喜,或資為掌中之談助耳。不知叔父嘗自恨其名雋過多,失古意
也。是篇題目,雖似迂闊,而意義實多創辟。如雲道始三人居室,而君師政教,
皆出乎天;賢智學於聖人;聖人學於百姓;集大成者,為周公而非孔子,學者不
可妄分周孔;學孔子者,不當先以垂教萬世為心;孔子之大,學周禮一言,可以
蔽其全體;皆乍聞至奇,深思至確,《通義》以前,從未經人道過,豈得謂陳腐
耶?諸君當日詆為陳腐,恐是讀得題目太熟,未嘗詳察其文字耳。」
○原學上
《易》曰:「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學也者,效法之謂也。道也者,
成象之謂也。夫子曰:「下學而上達。」蓋言學於形下之器,而自達於形上之道
也。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希賢希聖,則有其理矣。「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聖如何而希天哉?蓋天之生人,莫不賦之以仁義禮智之性,天德也;莫不納之於
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倫,天位也。以天德而修天位,雖事物未交隱微之地,
已有適當其可,而無過與不及之准焉,所謂成象也。平日體其象,事至物交,一
如其准以赴之,所謂效法也。此聖人之希天也,此聖人之下學上達也。伊尹曰:
「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後,使先覺覺後覺也。」人生稟氣不齊,固有不能
自知適當其可之准者,則先知先覺之人,從而指示之,所謂教也。教也者,教人
自知適當其可之准,非教之舍己而從我也。故士希賢,賢希勝,希其效法於成象,
而非舍己之固有而希之也。然則何以使知適當其可之准歟?何以使知成象而效法
之歟?則必觀於生民以來,備天德之純,而造天位之極者,求其前言往行,所以
處夫窮變通久者而多識之,而後有以自得所謂成象者,而善其效法也。故效法者,
必見於行事。《詩》、《書》誦讀,所以求效法之資,而非可即為效法也。然古
人不以行事為學,而以《詩》、《書》誦讀為學者,何邪?蓋謂不格物而致知,
則不可以誠意,行則如其知而出之也。故以誦讀為學者,推教者之所及而言之,
非謂此外無學也。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夫
子斥以為佞者,蓋以子羔為宰,不若是說,非謂學必專於誦讀也。專於誦讀而言
學,世儒之陋也。
第26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