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於斯可謂極廣也。學者誠能博覽後世文之集,而想見先王禮樂之初焉,庶幾有
立而能言,(學問有主即是立,不盡如朱子所雲肌膚筋骸之束而已也。)可以與
聞學《詩》學《禮》之訓矣。
學者惟拘聲韻為之詩,而不知言情達志,敷陳諷諭,抑揚涵泳之文,皆本於
《詩》教。是以後世文集繁,而紛紜承用之文,相與沿其體,而莫由知其統要也。
至於聲韻之文,古人不盡通於《詩》,而後世承用詩賦之屬,亦不盡出六藝之教
也,其故亦備於戰國。是故明於戰國升降之體勢,而後禮樂之分可以明,六藝之
教可以別;《七略》九流諸子百家之言,可以導源而‧F流;兩流、六朝、唐、宋、
元、明之文,可以畦分而塍別;官曲術業,聲詩辭說,口耳竹帛之遷變,可坐而
定矣。
演疇皇極,訓誥之韻者也,所以便諷誦,志不忘也。六象贊言,《爻》、
《系》之韻者也,所以通卜筮,闡幽玄也。六藝非可皆通於《詩》也,而韻言不
廢,則諧音協律,不得專為《詩》教也。傳記如《左》、《國》,著說如《老》、
《莊》,文逐聲而遂諧,語應節而遽協,豈必合《詩》教之比興哉?焦貢之《易
林》,史遊之《急就》,經部韻言之不涉於《詩》也。《黃庭經》之七言,《參
同契》之斷字,子術韻言之不涉於《詩》也。後世雜藝百家,誦拾名數,率用五
言七字,演為歌訣,鹹以取便記誦,皆無當於詩人之義也。而文指存乎詠歎,取
義近於比興,多或滔滔萬言,少或寥寥片語,不必諧韻和聲,而識者雅賞其為
《風》、《騷》遺範也。故善論文者,貴求作者之意指,而不可拘於形貌也。
傳曰:「不歌而誦謂之賦。」班氏固曰:「賦者古詩之流。」劉氏勰曰:
「六藝附庸,蔚為大國。」蓋長言詠歎之一變,而無韻之文可通於詩者,亦於是
而益廣也。屈氏二十五篇,劉、班著錄,以為《屈原賦》也。《漁父》之辭,未
嘗諧韻,而入於賦,則文體承用之流別,不可不知其漸也。文之敷張而揚厲者,
皆賦之變體,不特附庸之為大國,抑亦陳完之後,離去宛邱故都,而大啟疆字於
東海之濱也。後世百家雜藝,亦用賦體為拾誦,(竇氏《述書賦》,吳氏《事類
賦》,醫家藥性賦,星卜命相術業賦之類。)蓋與歌訣同出六藝之外矣。然而賦
家者流,猶有諸子之遺意,居然自命一家之言者,其中又各有其宗旨焉。殊非後
世詩賦之流,拘於文而無其質,茫然不可辨其流別也。是以劉、班《詩賦》一略,
區分五類,而屈原、陸賈、荀卿,定為三家之學也。(說詳外篇《校讎略》中
《漢志詩賦論》。)馬、班二史,於相如、揚雄諸家之著賦,俱詳著於列傳,自
劉知幾以還,從而抵排非笑者,蓋不勝其紛紛矣,要皆不為知言也。蓋為後世文
苑之權輿,而文苑必致文采之實跡,以視範史而下,標文苑而止敘文人行略者,
第14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