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不行也,推原《春秋》之用也。 不知《周官》之法廢而《書》亡,《書》亡而 後《春秋》作。 則言王章之不立也,可識《春秋》之體也。 不知《周官》之法廢 而《書》亡哉?蓋官禮制密,而後記注有成法;記注有成法,而後撰述可以無定 名。 以謂纖悉委備,有司具有成書,而吾特舉其重且大者,筆而著之,以示帝王 經世之大略;而典、謨、訓、誥、貢、範、官、刑之屬,詳略去取,惟意所命, 不必著為一定之例焉,斯《尚書》之所以經世也。 至官禮廢,而記注不足備其全; 《春秋》比事以屬辭,而左氏不能不取百司之掌故,與夫百國之寶書,以備其事 之始末,其勢有然也。 馬、班以下,演左氏而益暢其支焉。 所謂記注無成法,而 撰述不能不有定名也。 故曰:王者跡息而《詩》亡,見《春秋》之用;《周官》 法廢而《書》亡,見《春秋》之體也。 《記》曰:「左史記言,右史記動。 」其職不見於《周官》,其書不傳於後 世,殆禮家之愆文歟?後儒不察,而以《尚書》分屬記言,《春秋》分屬記事, 則失之甚也。 夫《春秋》不能舍傳而空存其事目,則左氏所記之言,不啻千萬矣。 《尚書》典謨之篇,記事而言亦具焉;訓誥之篇,記言而事亦見焉。 古人事見於 言,言以為事,未嘗分事言為二物也。 劉知幾以二典、貢、範諸篇之錯出,轉譏 《尚書》義例之不純,毋乃因後世之空言,而疑古人之實事乎!《記》曰:「疏 通知遠,《書》教也。 」豈曰記言之謂哉? 六藝並立,《樂》亡而入於《詩》、《禮》,《書》亡而入於《春秋》,皆 天時人事,不知其然而然也。 《春秋》之事,則齊桓、晉文,而宰孔之命齊侯, 王子虎之命晉侯,皆訓誥之文也,而左氏附傳以翼經;夫子不與《文侯之命》同 著於篇,則《書》入《春秋》之明證也。 馬遷紹法《春秋》,而刪潤典謨,以入 紀傳;班固承遷有作,而《禹貢》取冠《地理》,《洪範》特志《五行》,而 《書》與《春秋》不得不合為一矣。 後儒不察,又謂紀傳法《尚書》,而編年法 《春秋》,是與左言右事之強分流別,又何以異哉? ○書教中 《書》無定體,故易失其傳;亦惟《書》無定體,故‧之者眾。 周末文勝, 官禮失其職守,而百家之學,多爭‧於三皇五帝之書矣。 藝植‧於神農,兵法醫 經‧於黃帝,好事之徒,傳為《三墳》之逸書而《五典》之別傳矣。 不知書固出 於依‧,旨亦不盡無所師承,官禮政舉而人存,世氏師傳之掌故耳。 惟「三」 「五」之留遺,多存於《周官》之職守,則外史所掌之書,必其籍之別具,亦如 六典各存其副之制也。 左氏之所謂《三墳》、《五典》,或其概而名之,或又別 為一說,未可知也。 必欲確指如何為三皇之墳,如何為五帝之典,則鑿矣。 第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文史通義》
第6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