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五石六‧,以詳備成文;雉門兩觀,以先後顯旨;其婉章志晦,諒以邃矣。 《尚書》則覽文如詭,而尋理即暢;《春秋》則觀辭立曉,而訪義方隱。 此聖人 之殊致,表裏之異體者也。 新。 後進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可謂太山遍雨,河潤千裏者也。 故論說辭序,則《易》統其首;詔策章奏,則《書》發其源;賦頌歌贊,則 《詩》立其本;銘誄箴祝,則《禮》總其端;紀傳銘檄,則《春秋》為根:並窮 高以樹表,極遠以啟疆,所以百家騰躍,終入環內者也。 若稟經以制式,酌雅以富言,是仰山而鑄銅,煮海而為鹽也。 故文能宗經, 體有六義:一則情深而不詭,二則風清而不雜,三則事信而不誕,四則義直而不 回,五則體約而不蕪,六則文麗而不淫。 揚子比雕玉以作器,謂五經之含文也。 夫文以行立,行以文傳,四教所先,符采相濟。 勵德樹聲,莫不師聖,而建言修 辭,鮮克宗經。 是以楚豔漢侈,流弊不還,正末歸本,不其懿歟! 贊曰:三極彝道,訓深稽古。 致化歸一,分教斯五。 性靈‧匠,文章奧府。 淵哉鑠乎,群言之祖。 正緯第四 夫神道闡幽,天命微顯,馬龍出而大《易》興,神龜見而《洪範》耀,故 真雖存矣,偽亦憑焉。 夫六經彪炳,而緯候稠疊;《孝》、《論》昭晰,而《鉤》、《讖》葳蕤。 按經驗緯,其偽有四:蓋緯之成經,其猶織綜,絲麻不雜,布帛乃成。 今經正緯 奇,倍‧`千裏,其偽一矣。 經顯,聖訓也;緯隱,神教也。 聖訓宜廣,神教宜約, 而今緯多於經,神理更繁,其偽二矣。 有命自天,乃稱符讖,而八十一篇皆托於 孔子,則是堯造綠圖,昌制丹書,其偽三矣。 商周以前,圖‧頻見,春秋之末, 群經方備,先緯後經,體乖織綜,其偽四矣。 偽既倍摘,則義異自明,經足訓矣, 緯何豫焉? 原夫圖‧之見,乃昊天休命,事以瑞聖,義非配經。 故河不出圖,夫子有歎, 如或可造,無勞喟然。 昔康王河圖,陳於東序,故知前世符命,曆代寶傳,仲尼 所撰,序錄而已。 於是伎數之士,附以詭術,或說陰陽,或序災異,若鳥鳴似語, 蟲葉成字,篇條滋蔓,必假孔氏,通儒討‧,謂起哀平,東序秘寶,朱紫亂矣。 至於光武之世,篤信斯術。 風化所靡,學者比肩。 沛獻集緯以通經,曹褒選 讖以定禮,乖道謬典,亦已甚矣。 是以桓譚疾其虛偽,尹敏戲其深瑕,張衡發其 第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文心雕龍》
第3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