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馬,陸居則食草飲水,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相‧。 馬知已此矣。 夫 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而馬知介倪‧扼鷙曼詭銜竊轡。 故馬之知而態至盜者, 伯樂之罪也。 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民能以 此矣。 及至聖人,屈折禮樂以匡正天下之形,縣‧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 更多章節手機電腦訪問Fèīуè.Cc 外篇 l篋第十 將為‧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滕,固扃‧,此世俗所謂知也。 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滕扃‧之不固也。 然則鄉之所謂知者, 不乃為大盜積者也? 故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聖者,有不為大盜 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齊國鄰邑相望,雞狗之音相聞,網罟之所布,耒耨 之所刺,方二千餘裏。 闔四竟之內,所以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鄉曲者,曷嘗 不法聖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 所盜者豈獨其國邪?並與其聖知 之法而盜之。 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 誅,十二世有齊國。 則是不乃竊齊國,並與其聖智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 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至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至聖者,有不為大 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龍逢斬,比幹剖,萇弘‧,子胥靡,故四子之 賢而身不免乎戮。 故蹠之徒問於蹠曰:「盜亦有道乎?」蹠曰:「何適而無有道 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 仁也。 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觀之,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 立,蹠不得聖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聖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 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聖人生而大盜起。 掊擊聖人, 縱舍盜賊,而天下始治矣。 夫川竭而穀虛,丘夷而淵實。 聖人已死,則大道不起, 天下平而無故矣。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蹠也。 為之鬥斛以量 之,則並與鬥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以信之, 則並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竊 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故逐於大 盜,揭諸侯,竊仁義並鬥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 能禁。 此重利盜蹠而使不可禁者,是乃聖人之過也。 第2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莊子》
第20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